首页江西国内国外房产教育旅游美食汽车体育房产旅游
您当前的位置 : 江南都市网 >> 江西新闻

江西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出炉

2021年05月27日 20:15 来源 编辑:江南小编

江南都市报讯 高译丹、全媒体记者许佳慧报道:5月26日上午,江西省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昌举行,会上通报了我省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

【主要数据】

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4518.86万人  60岁及以上人口为762.48万人

会上,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万庆胜说,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要求,我省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江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与此同时,万庆胜对对“七人普”主要数据情况进行了介绍。

人口总量

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4518.86万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省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下同),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4456.75万人相比,增加62.11万人,增长1.39%。我省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户别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1407.2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4132.93万人;集体户71.91万户,集体户人口为385.93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4人,比2010年的3.67人减少0.73人。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持续改善、独立居住观念深入等因素导致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

人口地区分布

全省11个设区市中,常住人口超过350万人的有7个,在10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的有4个。我省人口地区分布总体仍然呈现“七大四小”格局。

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2331.8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0%;女性人口为2187.01万人,占总人口的48.4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62,与2010年的107.46相比下降0.84。我省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为992.24万人,占总人口的21.96%;15-59岁人口为2764.15万人,占总人口的61.17%;60岁及以上人口为762.48万人,占总人口的16.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7.10万人,占总人口的11.89%。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06 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4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29个百分点。我省少儿人口比重略有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受教育程度人口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37.59万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84.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6847人上升为1189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2326人上升为15145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86年提高至9.70年,文盲率由3.13%下降为1.94%。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我省大力发展高中以及高等教育,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城乡人口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31.06万人,占总人口的60.4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787.80万人,占总人口的39.56%。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67.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705.3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6.3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60%。随着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新型城乡关系逐步形成。

流动人口

省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224.1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388.69万人,省内流动人口为835.50万人。全省跨省流入人口127.90万人,跨省流出人口633.97万人。与2010年相比,省内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305.50万人,省内流动人口增加448.46万人,跨省流入人口增加67.91万人,跨省流出人口增加55.23万人。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省内人户分离趋势更加明显,省内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跨省流入人口成倍增加。同时,我省历来是人口流出大省,跨省流出规模依然较大。

民族人口

汉族人口为4496.94万人,占99.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1.93万人,占0.4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5.43万人,增长1.25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6.69万人,增长43.86%。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省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数据解读】

十年来人口总量低速增长 人口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万庆胜表示,人口问题是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了我省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我省十年来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4518.86万人(不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居住在省内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员,下同),与2010年“六人普”的4456.75万人相比,增加62.11万人,增长1.39%,年均增长0.14%。人口总量规模继续扩大,增速与上个十年相比有所下降。

人口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十年来,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大幅上升,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明显下降。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8.86年提高到9.70年,提高了0.84年,略高于全国的提高值(0.83年)。与此同时,文盲人口和文盲率明显下降,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87.69万人,比2010年减少51.68万人;文盲率由3.13%下降为1.94%,文盲率比全国的2.67%低0.73个百分点。全省人口文化程度的全面提高为江西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推进

十年来,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乡村常住人口规模持续缩小,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地区转移集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44%,比2010年提高16.38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较快的速度,表明江西新型城乡关系正逐步形成,进入了以人为本、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型城镇化阶段。

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全省男性人口为2331.85万人,比2010年增加23.39万人,增长1.01%;女性人口为2187.01万人,比2010年增加38.73万人,比男性人口多增加15.34万人,增长1.80%,比男性人口增长率高0.79个百分点。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62,与2010年的107.46相比下降0.84。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对全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老少人口比重上升

十年来,全省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上升、中间下降”的趋势。0-14岁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21.96%、16.87%,比2010年分别上升0.06百分点、5.43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为61.17%,比201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上升,反映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以来,出生人口呈现回升。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我省仍然是劳务输出大省。

我省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处处长喻荣还对我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进行解读。普查数据显示,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762.48万人,占总人口的16.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37.10万人,占总人口的11.89%。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29个百分点,速度快于上一个十年,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快。按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0%至20%之间属于轻度老龄化,20%至30%之间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是重度老龄化。),我省仍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喻荣表示,同时也要看到,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国低1.83个百分点、1.61个百分点。

跨省流出人口比流入多506.07万人

会上,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喻滨还解读了10年来我省人口流动的趋势。喻滨表示,从这次普查的数据看,我省人口流动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现象日益普遍(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是指一个地级市所辖的区内和区与区之间,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省内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由83.19万人增加至388.69万人,增加305.50万人,增长367.23%。

其次是省内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省内流动人口(不包含省内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由387.04万人增加至835.50万人,增加448.46万人,增长115.87%。

最后是从乡村流向城镇特征明显。全省城镇常住人口2731.06万人,比2010年增加767.4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787.80万人,比2010年减少705.30万人,乡村人口持续向城镇地区转移集聚。四是跨省流动仍以流出为主。2020年全省跨省流出人口633.97万人,跨省流入人口127.90万人,跨省流出人口比流入多506.07万人。

【历年数据差异】

普查数据与往年数据有差异 非普查年份抽样调查存在误差

此外,此次普查我省人口数量与历年公布的数据,比如2019年公布的全省常住人口数相比,有一些差异。对此,喻荣表示,普查数据与往年数据这一差异首先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的来源不同。根据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在尾数逢0的年份开展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进行抽样调查。人口普查是全面调查,是对每个普查对象进行逐人逐项填报。非普查年份进行抽样调查,其数据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推算,只要是抽样调查,就会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和调查误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采集公民身份号码,首次采用电子化方式采集数据并实时直接上报,首次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对普查数据进行精细化比对复查,动员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实施了更加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获取了更加精准的数据结果。从普查结果看,这次普查全面查清了我省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真实反映了10年来我省人口的迁移流动状况。

按照国际惯例和通常做法,普查结束后一般会依据普查结果对两次普查之间公布的年度数据进行修订,以更加真实、客观的反映人口发展轨迹,客观真实反映人口地区分布发展变化情况,总结人口变化规律,揭示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目前,国务院人普办正在制定统一、科学的修订原则和办法,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将根据这个统一的方法开展我省历史数据的修订工作。

后期,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将按照国务院人普办的统一安排,及时公布更多更详细的普查数据,共享普查成果,配合相关部门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最大程度发挥普查的作用,为推动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信息支持。

编辑:陈远路

审核:金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