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变:南昌从“限行”到“不限行”背后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09月14日 | 制作: 李明泽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民生无小事。交通“堵不堵”影响着广大市民朋友的生活出行满意度和幸福感。14日,记者从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获悉,2021年以来,南昌市交通情况持续改善,畅通南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对比2019年限号期,2022年,南昌市全市交通拥堵指数由1.32降为1.27,同比下降0.05;平均车速同比提升6.1km/h,实现了“车辆不限号,交通不拥堵”的双重效益。南昌成为全国首个从“限行”到“不限行”的标杆城市。
2022年南昌市全市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0.05
南昌交警数据显示,对比2019年尾号限号期,2022年南昌市全市交通拥堵指数由1.32降为1.27,同比下降0.05;平均车速由31.9 km/h提升至38 km/h,同比提升6.1km/h,实现了“车辆不限号,交通不拥堵”的双重效益,南昌成为全国首个从“限行”到“不限行”的标杆城市。
同时,高德地图2022年第二季度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南昌市交通健康指数为69.27%,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四,排名同比上升5名;在3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排名同比上升1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排名同比上升1名。
已采纳并完成801条群众治堵意见建议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主动排查交通堵点897个,其中一类堵点93个已完成27个,二类堵点31个已完成13个,三类堵点773个已全部完成;收集群众治堵建议1093条,已采纳801条并全部完成,切实做到每一条治堵意见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特别是赣江南大道进行优化后,沿线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指数下降约0.06,平均车速提升3公里/小时,道路通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135”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快反率达到99.1%
南昌交警创新推出“135”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即“1分钟快速发现并及时响应,3分钟调度指挥路面警力快速到达现场,5分钟处置轻微事故、简单故障全力恢复交通,对较大事故全力疏导”。同时,南昌交警配备了800辆新铁骑用于加强该机制。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昌交警快速处理事故与故障类即时警情8337起,“135”快反率达到99.1%,大大减少了即时警情对路面交通产生的影响,道路通畅率大幅提升。
全市83条绿波道路平均车速同比提升6.35%
今年以来,为有效减少节假日、道路施工、恶劣天气等带来的交通影响,南昌交警针对性进行预案控制、一键绿灯多路口联动控制3285次,对全市673个路口信号优化1903次,全力提升城市路网整体运行效率,路口停车延误平均下降15.48%。
另外,南昌交警加强了对1047个路口动态优化多时段信号方案,对具备绿波带设置条件的赣江南大道、长堎大道等41条道路设置信号绿波带。数据显示,全市绿波道路总数达到83条,绿波道路平均车速同比2021年同期提升6.35%,拥堵指数平均下降3.85%,道路通行效率得到改善,高峰时间提前结束。
全面整治交通乱象和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116.1万起
据介绍,今年以来,南昌交警全面整治交通乱象和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116.1万起,召开新闻通气会98场,以警示曝光和抄告行动为抓手,共抄告党政机关3735家次、抄告公职人员7102人,发送文明交通个人劝导信(含电子版)195万封、单位提示函3034封。铁骑快处事故和故障类警情11453起,精准打击重点违法2500余起,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
南昌电动车头盔佩戴率提升至近90%
据了解,骑行电动车佩戴头盔、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等已成为广大交通参与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全市电动车头盔佩戴率从20%提升至近90%,成为体现南昌文明形象的一道靓丽风景。
同时,随着市民文明交通素养提升和安全意识增强,自去年9月启动安全治理以来,截至今年8月31日,南昌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70人,下降33.27%;受伤人数同比减少1549人,下降29.99%。
文/皮婉婷、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主任:金路遥
值班编委:黄廉文
看更多江南好稿 请点击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