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线”保温,要靠制度而非“觉悟”
来源: 江西日报 | 日期: 2025年10月2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程泽林
近日,北京通州区小甸屯发生的“一女子心脏不适拨打120反遭接线员辱骂”事件在网络引发热议。急救中心回应称接线员是“因家事发泄”,此说法激起不少网友的声讨:生命救援热线何时成了个人情绪的宣泄渠道?
网友们的发言与评论不无道理,120接线员绝非普通接线员。他们手握的是“生命救援线”的调度枢纽,每一个判断、每一句回应都可能关乎他人生死,这种“人命关天”的特殊性,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超乎常人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将私人情绪带入工作,对求助者恶语相向,这引起了网友们的质疑:这仅仅是服务态度问题?
但是,问责永远不是“生命救援线”维护中最重要的一环,相比于事后的处罚,如何守好“生命救援线”这一课题,才是大家更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毕竟谁也不希望下次类似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头上。
曾在类似事件中,就有医生发言:“负责急救调度工作的接线员,应是真正的第一救援者,而不仅仅是接电话的人。”所以,对于“生命救援线”这一系统而言,就需要从人员选拔、专业培训、心理辅导等多个环节入手,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比如,是否可以引入双人配合接线模式,一人负责沟通,一人负责记录和调度,既提高效率又降低失误风险?
同时,也要关注接线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解工作压力。只有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才能让急救响应更有温度、更有效率。
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是一次警醒,反思和复盘是为了让未来更好。唯有系统性的改进,才能让“生命救援线”真正固若金汤,不再因个人因素而“失守”。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