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芦溪县供电公司:灯火里的守护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9月30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十月的芦溪,秋阳正好,风里裹着桂花香,也承载着国庆和中秋双节的热闹。武功山的缆车在云雾间穿梭,宣凤三宝的花海引得游人驻足,南坑窑下、万龙山槽下的古村飘着炊烟,龙溪秘境的溪水潺潺——这满目的烟火与欢笑背后,藏着一群身影,他们脚步踏遍景区的角角落落,目光紧盯每一根线路、每一台设备,用坚守为这份热闹撑起了一片“电亮”的天空。
在中秋的月亮还未圆透时,国网芦溪县供电公司的员工们就已忙碌起来。他们背着工具包,沿着景区的山路一步步走,把供电线路当成“毛细血管”细细排查。龙溪秘境景区里,他们踩着泥泞的路爬到树林中检查的配电设备,指尖拂过开关,耳尖贴着设备听声响,生怕漏过一丝异常。“节前多走一步,节中就少一分风险。”武功山供电所的陈爱明擦了擦额头的汗,手里的巡检记录写得密密麻麻,每一个“正常”背后,都是反复确认的安心。双节的钟声越来越近,保电的节奏更紧了。9月28日,天刚蒙蒙亮,宣风供电所的刘长文就和同事到了仙凤三宝景区。他们打开位于林子旁边的箱式设备柜门,用测温仪逐个检测接线端子,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肩上,工具碰撞的轻响与远处孩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您看这线路搭接处的线夹,我们都加固过了,游客多、设备满负荷运转,也能稳得住。”刘长文一边给景区副总魏兵兵指着设备讲解,一边要同事把检查结果要同事记在本子上,本子的边角早已被反复翻阅磨得发软。

南坑窑下的古巷里,溪水波光粼粼,青石板路被游人踩得发亮,为了让返乡人员和游客能够度过一个安心的节日,南坑供电所的喻霖皓和周子豪背着工具包在窑下村穿梭,检查村民们的家庭用电情况,生怕过节用电负荷大,出现安全隐患。路过陶阿姨家时,热情的陶阿姨老远就打着招呼:“小周,你们又来做检查了,来家里喝杯茶吧,辛苦了!”周子豪摆摆手,指了指手里的工具。“阿姨,不了,我们得赶紧把线路查完,你们过节用电才放心。”说完,又快步走向下一个检查点,身影很快消失在古巷深处。龙溪秘境的溪水边,供电线路沿着山势蜿蜒。这里林密路陡,巡检起来格外费力。工作人员们踩着湿滑的石阶,拨开挡路的树枝,每走一段路,就停下来用望远镜查看线路有无异常。秋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他们却丝毫不敢分心——这线路连着景区的路灯、民宿的空调,连着游客们的舒心与安心。“只要能保障供电,这点累不算啥。”休息时,陈爱明在溪水里洗了把脸,揉了揉发酸的腿,笑着说道。

万龙山槽下村,武功山供电所陈爱明也如约而至。“曾老板,咱们今天重点检查下你们民宿的热水器、电蒸箱等设备,双节游客多了负荷怕跟不上。”
“每年过节你们都上门来检查,有你们在,游客住得安心,我们也放心。”栖云山居曾老板笑着握住电力人的手点头说道。
……
夜幕降临,芦溪的各个景区亮起了灯火。武功山的星空下,缆车的灯光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宣凤三宝的草坪上,露营的帐篷透出温暖的光;南坑窑下的古村里,家家户户的窗户亮着温馨的灯……这些灯火里,藏着供电员工们的坚守与付出。他们或许没能和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没能陪孩子逛一次景区,但当看到游人脸上的笑容,听到景区里的欢声笑语时,他们心里满是踏实。

这个双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国网芦溪县供电公司的供电员工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光明,让每一盏灯都亮得安稳,让每一份欢乐都来得安心。他们就像景区里不起眼的路灯,不显眼,却在需要的时候,始终散发着温暖的光,照亮着人们的节日旅途。(彭琦 黎龙娇)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