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经开区:筑强产业链,发展新动能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9月2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在江西兴国经开区,比阳光更炽热的,是这片红土地上涌动着的创新激情与发展热潮。标准厂房里,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精准衔接;数字化诊所内,专家团队凝神聚智、精准把脉;项目现场上,工程机械轰鸣不息、塔吊纵横有序……一幅奋力奔跑、奋勇争先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全面展开,彰显出兴国经开区以“追新逐高”的坚定姿态,全力冲刺年度目标的决心与担当。

  招商追“新”:跨区域布局构筑开放新高地

  产业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创新是招商的驱动力。兴国经开区以广阔视野和开放胸襟,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创新构建“1+2+3”跨区域招商新模式。依托上海招商中心这一“前哨站”,精准捕捉产业动态和优质项目;借助市场化运作的沪兴产投公司,全面整合资源、推动项目高效落地。通过“市场化代理、公司化运行、专班化驻点”协同发力,实现项目对接效率提升300%、落地周期缩短40%的显著成效。今年以来,经开区新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个,签约投资额超12亿元,为构建“2+1+N”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注入新动能,一个依托内陆、联动沿海、辐射长三角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产业逐“高”:数字化转型锻造新质生产力

  项目落地生根,更需培育产业沃土。推动高质量发展,根基在产业,出路在创新。兴国经开区紧扣数字化转型这一核心战略,持续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在赣州国泰,全流程无人化生产线实现了关键工序数控化率100%,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示范案例”;晶华微电子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至92%,产品不良率降至0.5%以下,年产值有望实现30%以上增长。这一切,正是以数字化赋能为关键抓手,围绕“2+1+N”产业体系,组建专业数字化转型诊所,打造“兴i企”云平台,目前已完成105家企业深度数字化诊断,并推动其中87家规上企业签订智能化改造合同。一场以数字驱动、智能引领的产业变革蔚然成风,不断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培育新兴产业新动能,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数智力量”。

  (园区企业智能化生产车间)

   保障创“优”:改革“组合拳”破解要素瓶颈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能要素保障。兴国经开区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聚势,打出要素保障“组合拳”。向存量要空间,积极探索“腾笼换鸟”、司法清退、合作开发等模式,累计整治低效用地2979.4亩,建设兴国智造产业园、盛威智能装备产业园等现代化园区,真正实现“土地亩均效益”最大化。向改革要活力,全面推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刚性考核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岗定薪、绩酬匹配”的激励体系,充分激发干部职工“苦干、实干、巧干、拼命干”的干事热情。向服务要效益,推广使用“兴i企”数字化服务平台,承接县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实现“园区事园区办”;落实财园信贷通金融政策,做好企业融资全周期“金融陪跑员”,以“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转型负担。一套精准高效、有温度的服务体系加速成型,致力打造“江西一流、对标大湾区”的营商环境。

  夜幕降临,经开区依旧灯火通明。从机器轰鸣的项目工地,到数据奔流的智能车间,再到川流不息的物流路网,这片热土上,工业的脉搏强劲跳动,经济的齿轮全速运转……兴国经开区正以“追新逐高”的进取姿态,奋力书写革命老区工业振兴的崭新篇章。“兴国经开区正以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兴国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全力冲刺,奋力夺取高质量发展新胜利,为兴国经济发展再创新辉煌。(赖家骏)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