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砖窑恶行暴露的监管漏洞到底有多大?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9月12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评论员陈明华

  9月8日,湖南祁阳警方通报查处一处黑砖窑,解救6名被非法控制的智障人员;今年6月,湖南临湘警方同样从当地一建材厂解救出5名疑似智障人员。而在江西新余,慧灵喜憨儿洗车行里,“喜憨儿”们视创始人“撑伞妈妈”胡小金为亲人,用双手擦出的洁净车身,赢得车主连连称赞,他们坦言“在车行就像在家一样快乐”。

  视频截图

  一边是黑砖窑内智障人员被限制自由,遭打骂受饥饿,沦为被肆意榨取劳动力的“工具”;另一边是洗车行里,心智障碍者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工作,从最初的羞涩内向,逐渐变得自信开朗。这强烈的反差,如同一面双面镜,照出人性的善与恶,更暴露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漏洞。

  今年以来,多地陆续爆出智障人员被拉进砖厂被迫从事高强度劳动的案例。还有没有更多地方存在类似案例尚不清楚,亟待相关部门联合排查!

  那么这类恶行为何能屡屡发生,甚至长期存在?利益驱动是原罪,黑砖窑老板将智障人士视为“零成本劳动力”,用暴力控制榨取血汗;监管缺位是温床,偏远砖厂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日常巡查流于形式,若非偶然的群众举报很难被发现,充分暴露出基层治理“盲区”与监管机制的严重漏洞;社会关注不足是掩护,智障人士本就弱势,其失踪、受虐,难及时进入公众视野,给了黑恶势力可乘之机。

  惩恶扬善,需多方协同、久久为功,尤其要填补监管漏洞,以严肃问责倒逼监管责任落实。

  法律要亮“利剑”,从严从重惩处黑砖窑责任人及帮凶,不仅追究刑事责任,还要责令其用经济赔偿为受害者兜底。监管要织“密网”,更要严问责。一方面,要建立偏远工厂、砖窑定期排查机制,明确排查主体、频次与标准,避免走过场;拓宽群众举报渠道,让非法用工无处遁形。

  另一方面,要对监管失责行为“零容忍”,对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导致恶行未被及时发现和制止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要严肃追责,倒逼监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消除基层治理“盲区”。社会要传“温度”,以江西新余慧灵洗车行等为范本,搭建更多助残就业平台,用专业培训和人文关怀帮残疾人融入社会;“撑伞妈妈”胡小金从创办干预中心到开设洗车行的实践证明,残疾人并非社会“负担”,只要给予尊重与机会,同样能创造价值,实现自我成长。

  黑砖窑的暴力是文明之耻,洗车行的温暖是希望之光。保护残疾人,不仅是保障一个群体的权益,更是守护社会的良知与底线。必须以更有力的法律惩戒、更精准严格的监管举措、更绵长的社会关爱,彻底铲除黑砖窑这类恶行滋生的土壤,让每一位“折翼天使”都能在阳光下体面生活、快乐成长。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