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的背后,是“春华秋实”的守望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9月11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评论员程泽林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四天前,《人民日报》刊发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的文章《我想照亮大山的孩子》中有句话格外动人:“我常为老师们感到心疼,更为他们感到骄傲。”这句话如秋日里最温暖的阳光,照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守望。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无数教育工作者正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份守望的真谛。文港镇的“燕妈妈”不仅每天清晨为孩子们准备营养早餐,还聘请专业教师开设艺术、体育等特色课程,用点滴关怀温暖着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南昌十中的泽桑卓玛老师,十九年如一日地陪伴在藏族学生身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阿妈”,她用母爱般的关怀让远离家乡的学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分宜县的“迷彩哥哥”林杨,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入校园,以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用别样的教育方式点亮孩子们的人生。他们,都是张桂梅校长所说的那一个个发光的“灯盏”,用微弱而坚定的光芒,照亮着孩子们前行的路。

  诚然,近期一些家校争议的报道在“教育之路”这条长河上偶起浪花,例如《中国青年报》曾报道某地因学生作业问题引发的家校沟通不畅,《南方日报》也报道过个别家长对学校管理方式的质疑,这些个案经过传播放大,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教育的整体面貌。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不是教育的主旋律。教育的真正底色,是案头批不完的作业,是“恨铁不成钢”的焦急,是看到学生进步时舒展的笑颜,是教室里日复一日的坚守。

  在这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里,我们更需要拨开喧嚣,去看见这些默默付出的“耕耘者”,他们耕耘的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今日播下的种子,终将在明天长成参天大树。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亲爱的老师,谢谢您!您播下的种子正在各行各业开花结果:他们有的成为实验室里默默耕耘的科学家,有的成为惩凶除恶、守护平安的人民警察,有的成为商海搏击、回馈社会的企业家,有的成为逆火而行、舍生忘死的消防员……而他们中有些人,也和您一样,站上了三尺讲台,当上课铃声响起,听着那声熟悉的“老师好”。

  亲爱的老师,谢谢您!谢谢您用知识的灯火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用无私的爱心温暖我们成长的旅程。

  谨以此文,向所有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园丁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