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总量8100毫升、捐献造血干细胞,南昌“95后”小伙为陌生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9月11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本报讯 曾晨钰、万雪霞、全媒体记者赵琼摄影报道:9月9日,在南昌一家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随着最后一毫升混悬液缓缓流入采集袋,来自南昌县的“95后”小胡完成了延续生命的庄严承诺。经过4小时的静卧采集,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我省第416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

  “95后”的小胡其实是公益圈的“老师傅”。在献血点耐心解答每位献血者的疑虑,帮助寻找走失儿童,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暖,向图书馆捐赠书籍,慰问敬老院老人,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的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924.5小时,先后获得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五星奖和2020—2022年度全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级奖。

  自2014年首次献血以来,小胡已累计献血27次,总量达8100毫升。从最初的“献血萌新”到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一沓厚厚的献血证记录着他的热血青春。在长期参与献血服务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献血是救命的开始,但有些患者需要更进一步的帮助。

  2019年,他在志愿服务中接触到白血病和地中海贫血患者群体,目睹了患儿们定期输血的场景。“那一刻我明白了,献血是‘生命续航’,而造血干细胞捐献是‘生命重启’。”当天,他在《志愿捐献者同意书》上郑重签名并留下了10ml血样。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也愿意尝试。”小胡说。时隔5年,小胡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小胡表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人加入生命接力的光荣行列。

  值班编辑:赵琼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郭宁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