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房中炭炉烧烤,10天后确诊为迟发性脑病,罪魁祸首是它!浴室、厨房、车内都可能发生......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9月10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女子在空调房里炭炉烧烤,没想到10天后说话颠三倒四,就医发现竟是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迟发性脑病。
“沉默的隐形杀手”——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无刺激性在你毫无察觉之时,就可能悄然夺走生命。今天,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带你了解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01
女子在空调房炭炉烧烤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据媒体报道,7月中旬王女士和好友们在家沉浸式烤肉。关上窗户,开着空调炭炉一摆,肉香四溢~尽兴而归后,当晚同行几人都睡得特别沉。7月下旬,王女士身体开始“失控”:起初只是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短短几天内说话开始颠三倒四,无法表达想法甚至认不出朝夕相处的家人,走路也频繁摔跤,四肢不自主抖动,连独立行走都成了奢望,生活几乎无法自理。

最终医生诊断患者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给予高压氧、针灸康复、抗炎、修复脑细胞等治疗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呢?
一氧化碳是一种含碳物质(如煤气、天然气、木炭、汽油等)不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它的“杀手锏”在于其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一旦吸入一氧化碳,它会迅速“霸占”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将其变成“废人”,无法再输送氧气。
为什么在空调房炭火烧烤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呢?
这个属于典型的在密闭空间的不完全燃烧导致的中毒事件,第一个是炭火烧烤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特别当烤炭不充分燃烧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第二点是在一个紧闭的空间通风不够,这个是十分危险的。
02
遇到这些情况也有可能一氧化碳中毒
绝大多数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都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情况:
01
淋浴洗澡
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且安装在浴室内,通风不良时,热水器燃烧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直接排在室内。
02
取暖做饭
在密闭的卧室、客厅内使用炭火盆、煤炉、燃气灶等方式取暖,或在通风不畅的厨房长时间做饭。
03
停车闭窗开空调
汽车发动机怠速空转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高浓度一氧化碳。如果车辆停在车库等密闭空间,废气会慢慢渗入车厢,导致车内人员中毒。
04
使用燃气发电机
在室内、车库或帐篷内使用燃油发电机,同样极其危险。
05
吃炭火锅/烧烤
在通风不良的包间内使用炭火火锅或进行室内烧烤。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与吸入的浓度和时间有关吸入时间越久、浓度越高中毒症状越明显并且一氧化碳中毒后极易被误认为感冒、食物中毒或疲劳需格外警惕
轻度中毒
出现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
中度中毒
在轻度症状基础上,出现胸闷、气短、意识模糊、视物不清、判断力下降、皮肤黏膜呈特有的“樱桃红色”(典型但并非总能见到)。
重度中毒
患者会迅速陷入昏迷,伴有大小便失禁、抽搐、呼吸抑制,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醒:
一氧化碳中毒后存在“假愈期”,部分患者在急性中毒意识恢复后,会经历2天至60天的无症状期,看似康复,实则大脑神经细胞仍在持续受损,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表现为精神异常、痴呆、帕金森综合征等。
03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该如何救治?
1. 立即开窗:
迅速打开所有门窗,切断一氧化碳来源(如关闭燃气开关、熄灭炭火等)。切勿开关任何电器(如电灯、排风扇),以免产生电火花引发爆炸。
2. 迅速转移
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其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同时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 侧卧防窒息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
4.立即呼救
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楚说明地址、人数和症状。
5.心肺复苏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注意保暖。
6.氧疗是关键
如有条件,应立即给患者吸氧。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需尽快送医进行高压氧舱治疗,这是减轻脑损伤、预防后遗症的最有效方法。
04
如何远离这个隐形杀手?
日常生活中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其实非常简单
牢记以下几点:
1. 保持通风:这是最核心、最有效的一条。使用燃气设备、炭火时,务必保持门窗通风,形成空气对流。
2. 安装警报器:在厨房、卧室、浴室等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它能像烟雾报警器一样,在浓度超标时发出尖锐警报,为你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3. 规范安装设备:燃气热水器必须由专业人员安装,且务必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绝对禁止安装在浴室内或通风不畅的室内。强烈建议使用“强排式”或“平衡式”热水器。
4. 车内安全:切勿在密闭车库内长时间停留车辆,开车时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也需注意适时开窗通风。
5.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燃气灶、热水器等设备的连接软管和阀门是否老化、松动,及时更换。
一氧化碳中毒绝非遥远的新闻事件
它可能就隐藏在我们每一次的疏忽大意之中
日常生活需注意,封闭空间要透气
发生中毒别小觑,大脑损伤不可逆
让我们用知识和警惕
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