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隐形围墙” 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9月0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期待您的“金点子”结出“金果子
突破“搞自我小循环”的利益藩篱,深圳市福田区某采购项目和福建省顺昌县某工程项目以鹰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副场,通过跨省远程异地评标“主场+副场”双域联动模式先后顺利完成;石城县废除特许经营权,取消了充电桩建设备案前征求部门意见环节。在更加公平的竞争机制下,石城县不少充电桩企业改进服务,消费者得到实惠……
当今世界,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拥有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大市场,谁就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您所在的行业是否也涉及这样的问题?如何让跨区域协同惠及更多企业?即日起,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诚邀社会各界来说说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宝贵建议,分享好案例,共同破解堵点难点,共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文/图 邹佳贝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
A
我省多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近期,多部门密集发布“十四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不同领域的多项数据指向同一命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精准发力,在破除隐性壁垒、畅通要素流动、优化制度规则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效能加速释放,超大规模市场集聚资源、扩大内需、激励创新、推动增长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江西省把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指标,并创设“公平竞争审查评估”机制。“这一机制,有助于形成政府部门集中清理、第三方专业评估、经营主体评议、社会公众监督协同发力的格局。”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正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4年以来,江西审查增量政策措施4459件、修改调整615件,清理存量政策措施842件,形成“预防—审查—监督—问责”完整治理闭环。
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大力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着力解决涉企执法和拖欠账款问题,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贡献。
B
江西营商启动专项征集行动
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仍时有发生,部分领域不公平竞争问题还比较突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拆掉“隐形围墙”,让技术、数据、产能像水电一样流动起来。你是否享受到了“全国一盘棋”的市场协同红利?你的行业是否也需要这样的“联动机遇”?如何让跨区域协同惠及更多企业?
为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破除各种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即日起,江西营商全媒体平台推出专项征集:
一、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规定问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出台的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等。
二、妨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准入、退出和迁移问题。包括违规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强制要求进行产业配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等形式设定或者变相设定准入障碍,以及政府采取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暂停办理流程、故意拖延等手段为企业跨区域经营或迁移设置障碍等。
三、妨碍公平公正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问题。包括限定或指定特定的专利、商标、品牌、零部件、原产地、供应商,设定与招标采购项目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等。
四、违规对本地企业和产品实施保护问题。包括以定向补贴、地方推荐目录等形式强化对本地企业、产品保护,以及变相限制外地企业、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等。
五、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问题及线索。包括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的许可事项;对于已放开行政审批的行业领域,通过行政手段干预造成行业垄断,导致其他经营主体难以公平进入;对于部分风险性较高、监管难度大的行业领域,有关主管部门长时间无故不予审批;行政审批互为前置或同类事项跨区域重复审批;部分承诺制审批事项缺乏公开透明的核准标准和审批要求,导致经营主体难以进入;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之外违规另设市场准入限制性条件;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公开通报的115个典型案例类似或其他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情况。
六、其他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问题。
七、关于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意见建议。
【投诉受理渠道】
1.受理征集电话:0791-86849232、13617006867(工作日9:00—17:30)。
2.受理征集邮箱:1390241274@qq.com。
3.江西营商官网(https://www.jxyhys.com/#/home)设置“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投诉受理”专栏,全面受理有关问题投诉。
经营主体反映问题线索应尽可能详细并提供有关佐证材料,内容属实、事实清晰。为便于核实情况,请注明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我们将对投诉人信息严格保密。
收到投诉反映的情况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立即研究甄别、调查核实、协调解决。对成因复杂、经营主体反映强烈、整改难度较大的重点案例线索,建立督查督办台账,跟踪督促有力有序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