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99.7%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7月31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我省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面”监测网络
江南都市报讯 周泽涵、全媒体记者段萍、实习生张小波报道:7月30日,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6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1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99.7%。
据悉,目前,我省基本建成重点突出的“天基”监测网络、预报精准的“空基”监测网络、功能完善的“地面”监测网络。其中,“天基”监测网络主要为遥感解译工作,已基本实现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全省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湿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开展地类解译,对重点区域开展生态变化遥感监测。“空基”监测网络主要由无人机、激光雷达、走航车和空气预报预警系统等组成,引进机器学习“智慧预报”模型,新增短临预报,实现了未来15天精细化预报和45天中长期趋势预报功能。“地面”监测网络主要包括监测事权明晰、监测领域科学,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全面覆盖的监测点位,我省已基本建成监测范围统筹水陆、城乡,监测领域覆盖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指标逐步与国家接轨的地面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此外,生态环境监测部门依托现有监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对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22项有机物和10项重金属指标的加密预警监测,将上述指标的监测频次由原来的每年甚至两年一次提高到每月一次,同时将标准限值的60%设置为预警触发阈值,一旦监测结果超过了阈值,立即向监测断面所在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部门发出占标率预警信息,把风险隐患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实施“监测-预警-交办-排查-整改”的闭环管理模式,有效加强了全省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障。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朱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