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万名大学生进千站”志愿服务:多形式关爱基层群众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7月2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为积极响应2025年江西省“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号召,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多支实践队分别走进贵溪市文坊镇、余江区邓埠街道四青社区、余江区磨仂洲以及贵溪市塘湾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展现青春担当,为基层群众尤其是儿童送去知识与温暖。

  贵溪市文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多彩活动传递知识与温暖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走进贵溪市文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伊始,志愿者化身“安全宣传员”开展防溺水宣讲。他们以真实案例和短视频为载体,让防溺水知识通俗易懂,分发带有防溺水要点的宣传扇和宣传手册。志愿者详细讲解溺水诱因、预防方法、自救知识,强调“六不准”和“四牢记”,并通过举办“预防溺水知识抢答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随后,实践队与小朋友们开展了趣味手工活动。在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用黏土制作水果,尽情释放童真创意。漆扇制作体验活动中,孩子们在了解漆扇历史与工艺后,制作出色彩斑斓、图案各异的漆扇,在心中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志愿者为文坊镇的文明实践注入新活力。

  

  余江区邓埠街道四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安全教育与关爱留守儿童并行

  余江区邓埠街道四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启动暑期志愿活动。活动开场,志愿者向民众分发防溺水手册,利用PPT、动画短片和互动小游戏,生动阐述溺水危害、预防手段和急救方法,还引领大家学唱防溺水安全儿歌。志愿者详细解读“六不准”原则,强化大家的安全意识。

  

  接着,以“情暖童心,筑梦未来”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开启。现场设置的非遗漆扇制作、绘画小风车彩画等手工体验项目吸引孩子们踊跃参与。在扎染体验区,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小朋友为漆扇染色;在绘画风车区,孩子们用画笔为风车涂抹色彩,这些活动在提升孩子们交流能力的同时,让温暖与欢乐弥漫社区。此活动彰显了高校与社区携手开展志愿服务对保障儿童安全、关爱留守儿童的积极意义。

  

  鹰潭市余江区磨仂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防溺水与陪伴同行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万青逐光”实践队走进鹰潭市余江区磨仂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无缺席 水不越界——留守儿童防溺水关爱行动”。活动现场,志愿者深知防溺水知识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溺水危害、预防方法、施救和自救知识。志愿者还进行心肺复苏情景演示,耐心讲解操作要领。

  宣讲结束后的趣味手工制作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组织下制作彩纸拼贴画和绘制传统漆扇,充分发挥创意,沉浸在手工创作乐趣中,感受志愿者的陪伴与关爱。此次活动是实践队践行青春使命、服务基层群众的生动写照,诠释了志愿精神。

  

  贵溪市塘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准服务留守儿童

  贵溪市塘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爱无缺席 水不越界”留守儿童防溺水关爱行动。活动开始,实践队队员通过调查问卷精准识别留守儿童防溺水知识盲区,然后开展专题宣讲。队员以真实事故视频解析“水域风险”“防溺水六不准”“应急救援要点”等安全知识。宣讲后的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热情抢答,筑牢安全防线。

  宣讲环节结束后,队员带领孩子们进行创意手工活动。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用彩纸制作独特画作,作品诞生时孩子们欢呼雀跃。童真创造力与志愿者陪伴交融,编织出温暖记忆,体现各方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决心。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各实践队在不同地点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了安全知识普及、手工技能培养、留守儿童关爱等服务,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的良好风貌。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朱晓晖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