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疤,是英雄的勋章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7月25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赣州市民刘烈明浴血夺刀救人获全国表彰 55岁的他坦言“再遇险情仍会挺身而出”

  【编者按】

  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上,我省刘烈明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邹小炎、王顺两人群体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见义勇为扬正气,凡人善举暖人间。赣鄱大地上,英雄赞歌传唱不息……即日起,江南都市报推出“英雄之光耀赣鄱”系列报道,对话平凡英雄,感受他们带来的力量与感动。

  4年前初冬,赣州某小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保安刘烈明火速赶到,面对行凶男子毫不退缩,即便被砍伤仍忍痛夺刀,成功救下受害女子。如今,他左手的伤疤宛如英雄勋章,默默见证着当年的壮举。今年7月21日,刘烈明在北京荣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他在电话采访中表示,这份荣誉属于所有见义勇为的普通人,若再遇险情他仍会挺身而出。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肖辉艳 胡汕 

  图/受访者提供 

  忍痛夺刀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21年11月1日。当日,刘烈明在小区巡逻时得到9层楼道有人吵架的消息,赶到现场后听到女子呼救,发现一名男子正持刀行凶。女子倒地流血,在场居民惊慌后退,刘烈明挺身而出试图制服歹徒,手臂被砍伤后意识到只能智取,随即改变策略。

  刘烈明发现楼道里有一个大油桶,立即捡起来抵挡歹徒的砍刀。他的勇敢干预缓解了歹徒的暴行,但女子因失血过多急需救治。危急时刻,一名居民递给刘烈明一把椅子。手持椅子的刘烈明继续与歹徒展开搏斗,最终瞅准时机冲上前死死抱住歹徒,围观居民也纷纷上前协助夺刀。

  事后,刘烈明与受伤女子被送往医院。经诊断,刘烈明左手手掌、虎口及食指关节处均留下线状瘢痕,构成十级伤残。

  “我不后悔!如果当时不上前,女子可能有生命危险。”刘烈明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大家都被他的见义勇为之举深深感动。

  凡人微光 

  是什么让一名小区保安,在危难关头不顾一切冲在最前方?

  刘烈明老家是赣州。12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少年懵懂的他,在艰辛的世事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父亲是一名普通矿工,但他的葬礼却有许多街坊和同事来悼念。他们告诉我,父亲生前帮助过他们!”刘烈明说,父亲用短暂的一生教会他要乐于助人、多行善举。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刘烈明15岁就跟着木匠师傅学手艺,20多岁去广东闯荡。

  20世纪90年代在外打工期间,看到当地商家宰“外地客”,他时常上前阻止。他就是这么爱“管闲事”,有着一副热心肠,喜欢帮助人。

  后来,他成家立业回到家乡,干过许多基层的苦活累活,扛起了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

  前不久,刘烈明再次转行,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大儿子早就参加工作了,但家里还有个老二刚上初中,所以还得努力赚钱!”谈及转行,55岁的刘烈明笑了笑:“现在年纪大了,干不了太累的重活,开网约车时间更自由些。”

  载誉归来 

  刘烈明夺刀救人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了无数人。各种荣誉纷至沓来:2022年4月,他被赣州市章贡区平安章贡建设领导小组授予“平安章贡卫士”称号;2023年4月,他被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赣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2023年7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上,刘烈明荣膺“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这份荣誉既是对我当初选择勇斗歹徒的肯定,更是对所有挺身而出普通人的鼓励。”载誉归来的刘烈明动情表示,“救人只是本能反应,看到他人遇险就会冲上去。即便重来,我依然会做出同样选择。”

  这份“再遇险情仍会挺身而出”的铿锵誓言,不仅是对荣誉的最佳诠释,更让我们真切认识到:英雄并非遥不可及——正是那些危难时刻敢于站出来的普通人,用平凡日子里闪耀的善良与担当,铸就了人间大爱。让我们向每一位心怀勇气的平凡英雄致敬!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朱晓晖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