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妊娠期糖尿病 不做“糖妈妈”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7月23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罗素静报道:孕妇因生理变化,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首次发现或确诊的糖尿病,通常在孕24—28周筛查时发现的。虽然大多数宝妈们在分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对宝妈和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也会增加。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专家介绍,将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方能保障母婴健康。饮食治疗是基石,要遵守的原则是均衡营养、控制总能量、少食多餐(3顿主餐+2至3次加餐)。

  如何吃?吃什么?

  ①选择低升糖指数(低GI)食物:糙米、燕麦、杂豆、大部分蔬菜。

  ②保证充足优质蛋白:瘦肉、鱼、禽、蛋、豆制品。

  ③适量健康脂肪:坚果、牛油果、橄榄油。

  ④水果限量: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苹果),放在两餐之间吃。严格限制精制糖(白糖、糖果、甜饮料、糕点)、精制米面(白米饭、白面包、面条)、油炸食品的摄入。

  运动治疗很重要

  运动要遵守的原则是:在医生评估无禁忌后,进行规律、适度的运动。推荐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固定自行车。这样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缓解压力。

  坚持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必须坚持的,频率要按医生要求,通常需自测空腹血糖及餐后1或2小时血糖。控制目标的一般参考标准是:

  ①空腹血糖≤5.3mmol/L;

  ②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

  ③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具体目标值遵医嘱。

  如果通过严格的饮食+运动+监测,血糖仍不达标,医生会考虑药物治疗。胰岛素是妊娠期首选的降糖药物,此类药物不透过胎盘,安全有效。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朱晓晖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