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打造公平高效“阳光市场”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7月16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讯 邱素凡、金晓城、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万安县以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招投标环境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该县通过构建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体系、强化监管、推进跨区域合作等举措,着力破解招投标领域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参与招投标提供便利,激发市场活力。

  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让交易更高效

  万安县积极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改革,实现从项目登记、公告发布、文件获取、投标报名、开标评标到中标公示的全流程线上办理。企业只需登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过去参与招投标,需要准备大量纸质材料,还要跑到现场报名、递交文件,耗时耗力。现在全流程电子化,所有流程都可以在网上完成,既方便又高效。”某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万安县还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通过视频直播、在线解密等方式,让投标人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开标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开标效率和透明度。2024年以来,该县招标项目全流程不见面开标率达到100%。

  强化监管护航,让市场更规范

  万安县强化对招投标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预警、标后履约“四不两直”现场检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和查处围标串标、虚假投标、违法转包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通过建立信息互通、上下联动的联合查处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形成查办案件的合力。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对涉及公职人员违规插手招投标活动的行为坚决查处,对相关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信用惩戒,形成不敢违法、不能违法的震慑效应。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监管,全面开展“一标一评”制度。每次招标结束后,对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扣分,并对扣分较多的代理机构和专家实行相应惩戒措施,如限制参与后续项目、要求整改等。

  “通过‘一标一评’制度,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在工作中的不足,督促其改进服务质量,确保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万安县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

  跨区域合作,打破市场壁垒

  为打破区域壁垒,万安县积极与周边地区开展跨区域招投标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与跨区域县市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评标专家资源共享、信用信息互认,进一步扩大了招投标市场的开放度。该县先后与广东省河源市协同实施了万安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沿湖步道及景观工程、万安县农村公路县道日常养护管理项目跨省远程异地评标,与上饶德兴市、宜春樟树市协同实施了万安县2024年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勘察、设计服务项目“1+N”远程异地评标。

  “跨区域合作让我们的招投标市场更加开放,企业有了更多选择,也避免了因本地评标资源有限可能引发的不公平竞争。”万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优化服务,让企业更有获得感

  在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万安县始终将服务企业作为核心目标。通过设立招投标服务专窗、开通咨询热线、开展政策宣讲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为进一步降低企业参与招投标的交易成本,万安县积极推广投标保函的使用。通过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企业可以在线申请、开立和查验保函,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释放了企业现金流,减轻了资金占用压力。

  “投标保函的推广不仅降低了我们的资金压力,还让我们能够更灵活地参与多个项目投标。”当地某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外,万安县还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保函服务,降低保函费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强对招投标参与方的廉政、法治教育,万安县高度重视招投标参与方的廉政和法治教育,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警示教育等形式,提升招投标参与方的法治意识和廉洁意识。

  “我们定期举办廉政教育培训班,邀请法律专家和纪检干部为招标人、投标人、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讲解法律法规和廉洁从业要求,确保招投标活动依法依规进行。”万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朱晓晖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