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娃难”到“放心托”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7月14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南昌青山湖社区“亲和志愿者小屋”5年成长记

  ▲ 孩子们在上无人机课。

  一到暑假,如何安顿孩子又成了不少家长的“头疼事”。近日,在南昌青山湖社区,一间由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与青山湖社区共建的“亲和志愿者小屋”,让家长们的烦恼有了新解法。这个从2021年开始正式运行的公益托管项目,从“一间教室”发展到如今的“多元课堂”,在今年暑假更是引入无人机教学课程,不仅解决了“孩子去哪儿”的难题,更探索出了校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样本。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实习生何怡娟

  ●从“一间会议室”到“智能课堂”

  在“亲和志愿者小屋”开课的第二天,记者刚走进青山湖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就听到教室里的好奇声此起彼伏,仔细一看,孩子们正上着无人机课。青山湖社区党委书记韩瑞向记者介绍,原本用来开会的活动室,暑假期间被改造成了明亮的教室,供孩子们上课。

  教室隔壁的房间,占满一整墙的书柜陈列着各式的读物。“原来没有这么多书,学校和社区每年都会不断添置,慢慢地就多了起来。”记者还注意到,小小的教室,除了桌椅,还配齐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之前比较简陋,只有一台投影仪,学校考虑到社区条件有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今年特意添置了一体机。”

  ●学生从“坐不住”到“还想来”

  考虑到社区孩子们年级层次有差异,学校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务处负责人吕昊介绍:“我们特别注重课程的开放性设计,不专门针对某一年级进行知识教学,而是以激发兴趣为导向,通过互动式教学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

  吕昊特别提到,学校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来上课的老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素养,还拥有无人机驾驶、茶艺、数独、播音主持等多项技能。学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和教学资质量身定制课程。这些融合素质教育的特色内容,既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又兼顾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多元,新增了防溺水教育和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社区党委书记韩瑞深有感触地说:“以前的托管服务主要是提供场地进行看护,孩子坐不住,效果不太理想。现在有了专业教师授课,他们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现在孩子们来了就不想走,和过去“来两天就不来”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首次引入无人机教学” 孩子们惊喜极了

  “太神奇了!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无人机,今天终于亲手操作了!”社区学生朱骏熙在体验完无人机课程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记者注意到,担任授课的“小老师”是两名来自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的高中生志愿者。为了当天的教学,熊正荣和史凡宇两三天前就精心准备了PPT课件,还设计了趣味互动环节,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科技的魅力。课堂上,孩子们跃跃欲试,争相体验操控无人机的乐趣。

  南昌市第二十三中学无人机教学老师周海燕介绍,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无人机教学今年首次走进社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体验课,给社区孩子也埋下一颗翱翔蓝天的种子,激发他们对航空科技的兴趣。”周老师表示,学校近年来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此次将优质课程资源引入社区,正是为了惠及更多孩子。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游静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