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滋养小树”就成了“两棵树”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6月30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南昌“00后”女孩接棒母亲事业打造数百万流量的网红蛋糕店
两代人传承甜蜜事业不忘坚守真诚初心:坚持品质 不辜负信任
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万达广场旁,丰和花园小区内,暖黄灯光从一家庭院式的网红蛋糕店中透出,空气里弥漫着奶油的醇香。年轻女孩们的身影,在相机的快门声中与店中的灯光下娉婷婉约,屏幕的镜头前印下太阳伞、鲜花与油纸的美。
6月22日,记者探访了这家在抖音、小红书单条“种草”图文流量高达300万的网红蛋糕店。目前这家店负责人是“00后”女孩王瑶,创始人则是其母亲胡香莲,后者用15年创办了“麦西儿”蛋糕品牌。2023年6月,母女俩以“大树滋养小树”的姿态,创立了这家网红蛋糕店——“两棵树”。
文/图 程泽林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麦西儿”老板胡香莲。

▲“两棵树”负责人王瑶。

▲年轻女孩在店内拍照打卡。
■初心
“当日面包当日清”
必须坚持的原则
胡香莲是南昌市新建区人,早年一直开杂货店。2010年,为了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好的生活,33岁的胡香莲决定进军烘焙业——一个她认为“利润较高”却全然陌生的领域,取名“麦西儿”。
开业前夜,烤炉突发意外,浓烟滚滚,面包无法出炉。“搭了台子总要把戏唱下去!”胡香莲回忆道,面对突发情况,当时她咬牙选择高价采购别家面包,以亏本价填满自家货架。她说,虽然首日经营即亏损,但当顾客推门时看到的是一场“如期而至”的诚意时,内心感到十分满足。
2017年,在胡香莲的苦心经营下,“麦西儿”以3家店年流水突破1200万元的成绩,在市场上小有成就。这份成就来自顾客对“麦西儿”产品新鲜的认可,也来自胡香莲那份对品质的要求与对初心的坚守。胡香莲说:“也许你想象不到,在创立第一家烘焙店时,我就定下了‘当日面包当日清’的原则!”她说,这份原则来自对顾客的将心比心。
创业前3年,因为坚持“当日面包当日清”,“麦西儿”日均亏损超千元。胡香莲仍觉值得,她说:“只要用心,就一定会被顾客看见。”
正是这样一份在亏损中淬炼成金的品质,才得以被顾客们口口相传。像对产品的要求一样,胡香莲对员工的要求也极高。即便现在“麦西儿”已建成工厂,她仍坚持手工制作。“我希望认真、用心做好每一件产品的精神能够传递下去。”
胡香莲把企业视作孩子,更把员工视为家人:“我希望每个员工家庭都幸福,这样工作才有意义。”
对产品的要求还体现在细节中,“麦西儿”的蛋糕糖度比市面上大多数产品低30%,因为胡香莲相信“健康与美味本可兼得”。
2023年,新品牌“两棵树”在南昌丰和花园扎下新根,由女儿王瑶主理,名字寓意“大树滋养小树”——母亲的技术与情怀,成为新枝生长的根基。
■传承
“00后”主理人的新生代思维
彼时的王瑶还是讲台上的教师,受母亲影响,觉得成为一名企业家,为顾客带来幸福,是一件很值得的事。于是,在母亲支持下,她瞄准了线上赛道,然而开局即遇冷,平台限流让订单锐减。
遇此困境,这位出生于2000年的新生代破局方式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王瑶在小红书上发布“小厨娘”造型,将小店通过设计打造成打卡地。“最初调试、拍摄、布置,常熬到凌晨两点。”她说,最终在网络平台上,一篇“小厨娘”图文浏览量达300万,获7.1万点赞,由此出圈,“两棵树”的工作日常常爆满。这样以高颜值打卡场景裂变客群的运作方式,让“酒香也怕巷子深”成为过去式。流量可观,更离不开产品的高品质留住顾客。王瑶坦言:“没有母亲店里的大师傅,根本做不出我要的口感。”
变的是营销方式,不变的是刻入基因的品质坚持。“我希望每一位来‘两棵树’的朋友不仅享受到好吃好喝的体验,还有好玩。”王瑶说,“若用预制品糊弄,既砸招牌,更辜负每一位信任我们的朋友!”
对于员工,母女俩的管理哲学形成有趣映照。和母亲胡香莲强调“精神锻造”不一样的是,女儿王瑶更推崇“平等对话”:“我付金钱,你付时间,我们是平等合作。有问题互相指正,才是良性循环。”
■坚守
穿越15年 两代人的经营理念
“创业最难时,我妈宁肯亏钱也要守住顾客信任;我现在坚持品质,是不愿辜负每一位顾客朋友的信任。”王瑶说。
胡香莲的愿景是:“我想让员工过上好日子,让他们家庭生活得更美好,我觉得这是企业的根本价值与意义。”
从“麦西儿”到“两棵树”,从实体坚守到线上破圈,变的是时代浪潮下的经营形态,不变的是树根般深扎的初心——以真心做面包,以良心做企业。
谈及成为一名“00后”企业负责人的历程与感受,王瑶说:“作为年轻人,我觉得应该把‘摆烂’从脑子里剔除。努力可以决定上限,但放弃一定没有未来。”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