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高仿 让傍校蹭名的“李鬼”无所遁形!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6月25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本报全媒体评论员 陈阳

  6月23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站发布严正声明:近期,个别社会人员以“清大经管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等虚假身份公开活动。该声明的正式发布,算是彻底撕下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曹玉磊”的遮羞布。

  据此前媒体报道,6月22日,一个名为“海宁上川商务发展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发文称,22日上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分院签约授牌仪式在该公司举行。文章提到,“仪式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曹玉磊与桐生文化董事长陶云峰完成战略签约与分院授牌。”经查,除了上述企业公众号推文,还有名为“曹玉磊”的人士以“清大经管的奠基人”“清大经管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出现在多家企业的宣传文案中。

  如今随着靴子落地,不禁让人疑惑,曹玉磊到底何许人也?据媒体报道,一位名叫“曹玉磊”的人担任了北京清大聚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清华与清大,一字之差,背后含义截然不同。清华大学作为知名高校,含金量不言而喻。而企业如此行径,难免有“傍名牌”、打擦边球的嫌疑。

  实际上,企业披上“名校”的外衣,大多是为了让人产生误会,认为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特定关系,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背后涉嫌多项违法: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让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或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此外,利用品牌的影响力谋取利益,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

  在信息化时代,类似情况屡禁不止,其背后无非是利益驱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身份只需要网上搜索,就可一目了然。主办方到底是受其蒙蔽还是甘愿“睁只眼闭只眼”,尚未可知。而这一切对于清华大学的声誉而言,无疑是巨大伤害。

  如何规避“傍校蹭名”的乱象?一方面,需要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等主动作为,加大惩戒力度,让违法者无所遁形。同时,各个行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互相监督,促进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另一方面,还需倒查活动获利方,对于明知对方身份存疑,仍企图蒙混过关的行为予以追责。鼓励受害方积极拿起法律武器,通过发布公告、司法诉讼等方式维权,让无良者不敢随意“傍校蹭名”。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游静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