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破壁垒 网格协同清积案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6月23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吉安县人民法院创新终本出清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
江南都市报讯 谢康明、全媒体记者兰春报道:终本案件的有效处理一直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为破解终本案件执行难题,吉安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优化举措,持续深化终本出清改革,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数智赋能
精准出清提速增效
通过与金融机构的数据对接,吉安县人民法院在处理一起终本案件时,发现被执行人隐匿在异地银行账户中的资金,随即采取冻结措施,成功执行到位案款,让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以实现。
“以往,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犹如大海捞针,耗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如今,借助智慧执行平台,执行法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在短时间内查询到被执行人在银行、证券、不动产、车辆等多领域的财产信息,实现对财产的‘一键查控’。”吉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周修文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赋能成为终本出清改革的强大引擎。吉安县人民法院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执行查控体系,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全方位、实时化查控。
不仅如此,吉安县人民法院还在全省法院率先试点构建智能终本出清平台,依托大数据对海量的终本案件数据进行分析,为终本案件出清提供精准支持。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系统可以根据被执行人的过往执行记录、财产变动情况等多维度数据,精准评估其履行能力和执行风险,帮助执行法官制定个性化的终本出清方案,提高案件出清效率。
制度识别
规范出清筑牢根基
制度建设是保障终本出清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石。围绕终本案件的识别、管理、恢复执行、退出等关键环节,吉安县人民法院探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制度体系,确保终本出清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在终本案件识别环节,明确细化终本标准,严格审查程序,杜绝随意终本、违规终本现象的发生。制定详细的财产调查清单和调查流程,要求执行法官在穷尽所有调查手段后,仍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方可依法裁定终本。同时,建立终本案件内部评查机制,制定《关于实行内部交叉执行机制的方案》,定期对终本案件进行质量检查和交叉执行,对不符合终本条件的案件及时纠正,确保每一个终本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对于终本案件的管理,我们出台了《终本案件清理化解工作指引(试行)》,实行分类分级、动态出清。同时建立了终本案件‘周筛查、月研判、季清理’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终本案件的出清率。”吉安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何燕兰介绍道。
网格管理
协同出清凝聚合力
“我们一直致力于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凝聚出清合力,网格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手段,在终本出清改革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上一直发挥着独特优势。”吉安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素梅说。
吉安县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执行+网格”工作模式,将终本出清与基层373个村居网格深度融合,借助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终本出清协助网络,有效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数智赋能、制度识别、网格管理三者之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终本出清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一系列创新举措,让越来越多的终本案件得以顺利执行,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