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长流景如画 幸福堤岸惠民生——广信区水库移民区"一河两岸"网红景观带激活库区新生机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6月1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走进花厅镇枫岭村,丰溪河上的粼粼波光,3排鱼鳞坝升起层层水帘,映照着移民新村的万家灯火。近年来,区水利局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与生态景观建设深度融合,以"一河两岸"拦水坝工程为牵引,打造出人居环境改善、文旅经济激活、移民就业增收的"三赢"样板。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房屋虽可遮风挡雨,但谈不上美观,自从国家扶持之后,村容村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真是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枫岭村的村民开心地说道。民生项目的实施,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河滩,如今成了短视频热门取景框!”站在形似游鱼展鳞的弧形坝体上,花厅镇洋塘村干部毛伟民正拿着手机记录着家乡的美景。"一河两岸"旁,孩童在亲水平台追逐水花,游客踏步跳起了“水上芭蕾”,昔日的库区荒滩蜕变为“网红水画廊”。
在投入150万元的“一河两岸”提升改造中,设计团队将防洪功能与景观美学结合,鱼鳞坝形似层层鱼鳞,既能减缓水流冲刷,形成错落水景,又特别保留库区石桥、老树等乡愁印记,与两岸步道相映成趣。当粼粼波光映照村民笑脸,这些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的“银鳞”,正悄然编织着新时代的田园诗篇。
“现在守着家门口就能赚钱!”每当夜幕降临,移民巫宏华的"映红桥农庄"每晚座无虚席,移民林七英将老宅改造成现在的农家乐,每周营业额能破万元。据统计,鱼鳞坝开放半年来已带动沿线3个村发展农家乐6家、特产商铺5间,移民户均增收2万元。
"从‘水患之忧’到‘亲水之乐’,我们找到了生态价值转化的金钥匙。"广信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张宗敏表示,将在建、管、用上下功夫,认真书写水库移民后半篇文章,切实提升库区移民群众幸福感和经济收入。(文/施宇豪)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