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赣鄱美好“未来”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6月0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创新推动全省118家法院“一把手”担任法治副校长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兰春报道:5月30日,省法院召开“传承红色薪火 法护赣鄱少年”少年法庭工作新闻发布会。据悉,2022年以来,江西法院勇担使命、笃行不怠,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全省23家法院和12名干警分别获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严格公正司法,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2年至2024年,全省法院审结侵害未成年人刑事一审案件2323件。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对主观恶性深、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坚决依法惩处。同时,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民事、行政合法权益,审结涉未成年人民事一审案件38793件、行政一审案件254件。

  夯实工作基础,明确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发展路径。实现全省118家法院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选配486名员额法官、327名法官助理充实专业化审判队伍,遴选14名法官组建全省法院首批少年家事审判专业人才库,制定并落实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三年规划纲要等文件。持续打造“三叶草”青少年普法宣教品牌,培育“周淑琴工作室”“支月英工作室”“六一工作室”等地方特色品牌,构建少年审判品牌矩阵。

  坚持守正创新,健全未成年人审判制度体系。推进未成年人综合审判改革,实现从事后保护向事前、事中保护延伸,构建全方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网络。首创“三教融合”教育方法,深化“红色+法治”工作模式,充分运用江西红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完善涉未成年人案件快速办理、社会观护、心理疏导及测评等特色审判机制,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人权益。

  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做好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工作,开展未成年人司法救助661人次,发放救助金1634.25万元,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发挥司法建议源头治理作用,围绕教育监管、网约房管理、毒品犯罪等问题发出司法建议300余份,反馈率达90%以上。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省法院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印发《大学生求职就业涉罪刑事风险防控指引》,引导大学生识别风险、稳定就业。

  凝聚保护合力,推动“六大保护”协同发展。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发布促进家庭教育规范性文件41件,建立指导机构60个,发出家庭教育令6707份、人身安全保护令901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函3365份。妥善处理校园安全纠纷,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联合妇联、团委、民政等部门及社会志愿者,对重点未成年人群体开展教育帮扶。强化网络保护,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依法认定涉未成年人网络合同效力。

  创新法治宣传,引导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全省118家法院院长担任法治副校长,目前全省法院共有1669名干警在2225所中小学履职。建立121个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重点关爱对象的未成年人法治关护站。探索内生式、沉浸式普法教育模式,让未成年人自觉成为法治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发布会上还发布了白皮书,通报了全省法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优秀创新举措和涉未成年人案件优秀司法建议。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游静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