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来源: 江西日报 | 日期: 2025年04月28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 郭莉 徐歆雨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17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表明,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断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理解,要用发展的、联系的方法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深刻的理论内涵、历史必然和现实价值。
▌“两个毫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所在,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这为我们深化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论认识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两个毫不动摇”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两个毫不动摇”以制度创新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通过打破“国有化—私有化”二元对立的思维局限,构建起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优势互补的多元所有制经济格局。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所有制形式。基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了生产关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既坚守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随着我们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认识的深入,我们明确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并将“两个毫不动摇”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予以强调,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让它们共同服务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均应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这实际上纠正了一些人将非公有制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私有制经济的错误认识,赋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同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它们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增强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必然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必然,体现了我们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决心和信心。回顾历史,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单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从根本上保障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与发展方向,但由于脱离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力潜能无法充分释放,没有起到充分解放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导致产生了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慢等问题。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扩张,导致许多国家出现严重社会矛盾,贫富差距日益悬殊。“两个毫不动摇”既不同于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更不同于单一私有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党把握马克思关于“两个决不会”的深刻内涵,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和经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伟大创举。”公有制经济通过国有资本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将发展成果转化为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供给,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创造就业、创新技术、投入公益等举措参与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行动中,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形成“先富带后富”的实践路径。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制度设计中,既强调“做大蛋糕”的效率导向,又注重“分好蛋糕”的公平追求。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与民营经济的活力迸发形成合力,避免资本无序扩张导致两极分化,防止平均主义抑制发展动能,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稳定和可预期的制度支撑。
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对我们党经济政策的不正确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重申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强调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是增强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毫不动摇地推动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能够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面对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的挑战,中国经济亟须通过制度创新增强内生动力与抗风险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两个毫不动摇”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增强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的优势。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既是公平竞争关系,更是优势互补关系,它们之间有差异性,也有统一性。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势显著,发挥了战略支撑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它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错误的。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求清除各种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促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要求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要求鼓励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协同合作,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国企与民企的协同,实现优势互补、互促互进、共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潜能释放。
(作者单位分别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朱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