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全部资助员工救子 南昌“反向打工”的汽修店老板:“钱可以再挣,不能让他的家垮了”
来源: | 日期: 2025年04月25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曾伟轩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肖琳琪
在南昌市新建区畅途汽车修理厂,41岁的陈铁平每天工作时都会在腰间系一根安全绳,另一端连着13岁的患病儿子。这根绳子串起了一个父亲的责任与无奈,也牵出了一位“85后”汽修店老板的暖心善举。
父亲的无奈:每天“拴着”病儿洗车
“来,快叫叔叔阿姨!”4月25日,记者来到新建区畅途汽车修理厂,陈铁平拘谨地喊着儿子文波叫人。“你今年几岁啦?”13岁的文波躲在父亲身后,怯生生地伸出五根手指——这是他的“年龄”。患有罕见病的他,智力还停留在5岁。眼前这个13岁的小男孩,个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了一截,走路也不稳,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他有几次险些摔倒。
上午9点,畅途汽修厂的洗车区已忙碌起来。陈铁平腰间系着一根绳,另一端轻轻绑在儿子腰上。陈铁平弯腰擦拭着车辆,腰间那根3米长的安全绳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绳子的另一端,文波蹲在地上玩水。这个患有罕见病的孩子因行动不便,只能被拴在父亲身边。
“系绳子是不得已,但至少能看着他。”陈铁平说这话时,手上的抹布没有停下。水流冲过车身,也短暂冲淡了他眉间的愁绪。过去十余年,这位奉新县汉子的人生如同在黑夜中跋涉:两个儿子先后患上罕见病,父亲坠崖摔伤成植物人。全家仅靠岳父母偶尔帮衬和他打零工维持生计,目前已欠下数十万元债务。
家庭的变故:两个孩子先后被确诊罕见病
陈铁平是宜春奉新县人,2010年和2012年,大儿子陈静波和小儿子陈文波陆续出生,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但好景不长,两个孩子3岁左右时仍旧走路不稳,起立困难,经常摔跤。陈铁平夫妇感觉不对劲,便带着孩子前往各大医院检查,最终两个孩子均被确诊为“杜氏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据了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属于罕见病,跟肌无力,需要常年靠药物激素药治疗,过程非常痛苦,且随着病情的变化会引起四肢无力萎缩,器官衰竭直至死亡。
两个孩子患病,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这十几年间,陈铁平一直带着两个儿子到处求医。陈铁平红着眼睛说,“这种病平均寿命在20多岁,我也知道这个病治不好,后续就会出现器官衰竭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但两个孩子既然来到了我身边,我就要尽力让他们的痛苦减轻一些,延缓他们离开我的时间。”
2022年,为采草药救治孙子,陈铁平父亲坠崖摔伤成了植物人。花了46万元治疗费,无疑给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更加沉重的一击。陈铁平弟弟小斌是全家最后的支柱,为了给家里筹钱,他咬牙转让了经营多年的汽修店合伙份额,将钱全部用于偿还家人治病的贷款。“哥,咱得挺住。”这是小斌常说的话。可陈铁平知道,弟弟的人生也被拖进了深渊。“我觉得对不起老婆和孩子,这些年他们跟着我很辛苦,但是真的没办法。”小斌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暖心的故事:店老板“反向打工”资助员工救子
“药物副作用让文波的智力还停在幼童水平,有时候他连我都认不出来……”陈铁平哽咽道,他每天都要吃七八种药物,有激素药和一些中成药。陈铁平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一箱药,这多亏了邓老板,有些药最近才续上,之前都买不起。
陈铁平口中的邓老板就是邓兆平,他弟弟的创业伙伴。今年3月,得知陈铁平的家境情况后,邓兆平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老陈,来我店里帮忙吧。”邓兆平不仅安排陈铁平做简单的洗车工作,更决定将汽修店每日纯利润全部转给陈铁平。
“3月15日,350元;4月9日,510元;4月15日,480元……”邓兆平的手机转账记录里,这样的数字每天都在更新。这位“85后”老板说:“钱不多,但希望能帮他们减轻一点负担。看到孩子那么小就要承受病痛,作为父亲,我感同身受。”
收到转账的陈铁平心情复杂。温暖于这份真诚的善意,却又惶恐不知如何回报。“邓老板不仅给钱,还总发消息鼓励我。”他掏出手机,最新的一条写着:“今天太阳好,带孩子晒晒。”
“钱可以再挣,但他的家不能垮。”为方便陈铁平带孩子看病,邓兆平还自掏腰包,给陈铁平在红谷滩区租了一间房。“邓总对员工很好,把我们当朋友,考虑到我们不容易,每天还提供两顿饭,除了给孩子看病,寄些钱给家里,我在这里基本没开销。”陈铁平说。
每天,陈铁平的手机都会响起提示音。那是邓兆平发来的鼓励:“休假可以带小朋友出去散散心!开阔下视野,心情会好些!代我向家中问好!大家都回去祭祖了,店里也没多少事你可以多陪陪家人。”……这些话语,成了陈铁平咬牙坚持的动力。“没有邓老板,我可能早就倒下了……”陈铁平抹着眼泪说。
善举的循环:受助者变助人者 续写暖心故事
在畅途汽修厂的休息室里,邓兆平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旧木箱。里面静静躺着一台泛黄的汽车检测仪——这是14年前陈铁平资助给创业弟弟的设备。“厂家都倒闭了,可这台机器我一直留着。”他的手指轻轻抚过仪器上斑驳的商标。
交谈中记者得知,邓兆平与陈铁平的弟弟小斌2008年就认识了,那时两人一起创业,合作开了一家汽修店。之后,邓兆平与小斌又盘下了现在的畅途汽车修理店,由小斌负责打理。直到今年,小斌突然退股,邓兆平才了解到是因为陈铁平家中的变故。“小斌不善言辞,有什么困难都不说,知道他家里出了事,就想着尽力帮一帮。”谈起创业的故事,邓兆平感慨地说:“说起来这也是缘分,那个时候大家都吃了很多苦,在我们创业艰难的时候,是小斌大哥(陈铁平)资助了我们这台汽车检测仪,东西保留至今,这也是当初创业的念想。
“我们老板很细心。”采访的时候,在汽修店做事的一名小伙告诉记者,邓兆平在经开区经营的平安汽修中心楼上有空间可以住人,但考虑到距离医院太远,就在江西省儿童医院附近租了个房子给陈铁平居住。当记者问道,这是不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时,邓兆平笑着说自己没有那么伟大,只是想尽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老婆一开始不同意。”邓兆平搓着沾满机油的手说,家里三个孩子要养,生意也不好做。但看到文波吃药时天真的笑脸,夫妻俩最终达成了默契。因为汽修店的利润都会转给陈铁平,为了能让家庭收入不受影响,邓兆平经常会加班,多修几辆车来弥补。聊天间隙,邓兆平接到一个求助——一辆SUV在高速上爆胎,需要拖回店里维修,他立刻驾驶救援车在夜幕下出发了。
晚上7点半,洗完最后一辆车,陈铁平骑车载着儿子文波下班回家,天空已经黑了,文波乖巧地坐在后面搂着父亲,头顶的路灯,路上闪烁着的车灯照在他们身上,这一刻,他们是幸福的。
值班编辑:奚同北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朱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