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日将至 南昌学子以创意对话经典

来源:      |    日期:  2025年04月21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为迎接全民阅读日,由南昌市图书馆主办的“书海拾级·经典同行”校园经典共读征文比赛颁奖典礼近日举行。活动特邀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蔚文、《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李天飞等知名作家、学者出席,为获奖学生颁奖,并围绕经典阅读与写作技巧展开精彩分享。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昌市中小学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甚至有学校创新阅读形式,将“石头书”融入校园景观设计,打造特色文化打卡点,让阅读与校园生活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与手工,让经典故事“活”起来

  记者在颁奖现场看到,参赛作品中不仅有作文,还有视频朗读和手工作品。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8岁的罗书悦,手工作品《猴子捞月》获得优秀奖。罗书悦的妈妈魏女士告诉记者,这件手工作品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参与了故事的构图设计,并主要是完成了绘画和涂色部分,我们家长则帮助她粘贴,和设计出更立体的手工作品。”

  魏女士透露,家里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当家里安静的时候,她一定是在看书”。喜欢看寓言故事的罗书悦,从书中获得了很多乐趣,此次通过制作手工作品,不仅对“猴子捞月”的寓意理解更深刻,她还非常享受将书中的文字变得生动和鲜活起来的制作过程,体会到“快乐不必执着结果”的人生意义。这让魏女士很欣慰。

  据主办方南昌市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本次活动共有400多件作品参赛。该馆为将阅读服务从“馆舍方寸”延伸至“城市末梢”,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书香毛细血管网”,创新地打造了“图书大篷车”,通过搭载精选图书、数字化阅读设备和“非遗课堂”“传统文化”“红色故事会”“科普自然”等主题阅读服务,深入社区、街道、机关、学校。2024年以来,南昌共开展各类活动年均开展惠民活动100余场。

  改编童话故事,是跨越经典与现实的青春思辨

  现场,省内外作家和学者也莅临现场,点评获奖作品。曾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的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蔚文表示,孩子们用文字搭建桥梁,让经典名著里的人物活了过来,和他们聊天、争论甚至成为朋友,这是一场少年与经典之间的真心对话,是一场跨越经典与现实的青春思辨。

  知名作家、学者李天飞是《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也是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成员。他表示,一个经典的儿童故事,往往经过了几千年、几百年的时间沉淀,深入人心,如何将它们改编得既合情又合理,还能不失童真,以及具有寓教于乐的意义,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很大的考验。他认为,经典改编并非颠覆原著,而是以童心为棱镜,折射出传统智慧在不同时代的光谱。当孩子们用稚嫩视角重构寓言时,既是对文化基因的创造性传承,也是用当代话语体系完成与经典的跨时空对话。而南昌孩子们改编的经典故事,“惊喜”不断,展示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新阅读环境,“石头书”成校园打卡点

  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此次荣获组织奖,党总支副书记熊彬透露,该校位于城乡插花地带,有些家庭会疏于对孩子的培养,学校因此常会积极组织参加各种阅读活动。“为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学校常会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分享阅读感受,从而提高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樵舍第二小学此次有17篇作品获奖,校长常德明透露,该校设有阅读社团,会带领孩子通过阅读进行各种创作,从而打开孩子的创新思维。比如,获奖作品《乌鸦喝水》,就是学生将该故事的画面通过泥塑来展示,颇具新意。

  南昌市进贤门小学教育集团石头街校区此次有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成绩可喜。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郑丽娜告诉记者,学校处在老城区中山路旁,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所以学校特别重视用阅读来温暖和陪伴孩子的成长”。学校不仅在楼梯间设有读书角,方便学生课间读书,还专门建立了一个阅读打卡点,“建造了一个石头书景观,孩子们闲时可以到那里去读书,然后拍照打卡”。

  值班编辑:奚同北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朱晓晖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