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多地多部门积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不断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
来源: | 日期: 2025年04月21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一流的营商环境如同沃土,滋养着万千企业茁壮成长。而金融,恰似土壤中的养分,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今年以来,我省各地金融机构和职能部门积极开展金融创新,通过精准施策、全链条服务,将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毛细血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创积分贷”为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支持,“首贷户”补贴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特色产业贷”精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一系列金融创新举措,正激发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文/邹佳贝 本报全媒体记者陈阳
“84.282分换来了1000万元贷款”
“84.282分换来1000万元贷款,知识产权的‘含金量’从未如此实在。”在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专注于水稻育种攻关,企业负责人手持“科创积分贷”授信通知书感慨道。
面对科技型企业的“成长烦恼”,赣州市章贡区创新构建“科创积分贷”信用评价体系,将实验室的创新活力转化为生产线的金融“活水”。
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共性难题,章贡区着力构建“政银企担”协同机制,打出“增信、扩面、降本”组合拳,推出“科创积分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目前,该区已为21家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2.9亿元,有效为企业“输血供氧”。
省内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创新举措,助力科技金融发展。招商银行南昌分行为科技型企业量身打造“科创贷”融资产品,无需抵押物、审批高效。与传统银行审批模式不同,该产品更关注企业的科创属性和成长潜力,通过“资质分+风险分”双维度评分。江西力沃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贷款需求较高但缺乏抵押物,传统授信产品难以达到条件。而“科创积分贷”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仅用4天完成审批,1天实现线上放款。
中信银行南昌分行则聚焦科技型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经营痛点,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创新审批模式。该行推出的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的“科创e贷”,以及不唯历史业绩和担保条件的“投贷联动积分卡”审批模式,深受企业青睐。其中,“科创e贷”已为省内上百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超12亿元,“投贷联动积分卡”则为6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授信1亿元。
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轻资产、重智产”“少抵押、无担保”的融资难题。我省金融机构推出的“科创积分贷”“科创贷”“科创e贷”等产品,突破传统信贷模式,降低对抵押物的依赖,转而依据企业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创新指标进行授信,有效破解了科技型企业融资困境,赢得企业广泛好评。
银行敢贷,政府敢补,小微企业受益
与科技型企业类似,许多新设立的小微企业因银行流水不足、缺乏有效抵押物等原因,普遍面临融资难题。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丰城市制定出台《“首贷户”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这次我们不仅顺利通过申请,获得担保费补贴,还成功获批200万元贷款,化解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丰城市广聚源再生金属回收公司相关负责人分享了贷款到账的喜悦。
针对“首贷户”特点,丰城市结合本地企业需求,与合作银行联合推出额度在200万元以内的纯信用担保产品,如“饶邑贷”“交邑贷”“邮邑贷”“中邑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精准支持本地小微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在赣州,当地农商银行从扩大内需和稳定就业的角度出发,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增强小微企业的金融获得感。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整村授信、支小支微普惠授信,当地农商银行大力实施以贷款扩面为核心的“客户三年翻番工程”,将各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街区的商户、各园区的企业分别纳入集团客户管理,采取“一月一村一街一业”整体推进模式,主动上门提供批量调查、批量授信服务。
同时,该行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争取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信贷资金。对暂时经营困难但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坚持不压贷、不抽贷、不停贷,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无还本续贷、转贷或展期等纾困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面对小微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金融管理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因企施策、因行业施策,引导金融机构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在首贷拓展、融资对接、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例如创新开展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户培育行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无贷户名单库,整合省市县多层级资源,推动数万户从未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信贷支持。
以金融创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事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然而,对于大多数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期的制造业企业而言,由于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薄弱,首要任务便是采购或搭建先进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这部分资金投入却让众多具有强烈转型意愿的中小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满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融资需求,助力其快速走上数字化发展道路,正考验着各地金融系统的智慧与担当。
针对这一难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省财政厅联合推出江西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性信贷产品“数转贷”,旨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该产品重点解决企业在“智改数转网联”过程中采购设备、软件、数字化诊断、设备集成及相关服务的资金需求,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关键资金要素。
以景德镇市为例,当地一家陶瓷酒瓶生产企业近日获得500万元“数转贷”支持,专项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预计项目实施后,企业综合成本将下降70%。
分宜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出台《“钤数贷”金融政策实施方案》,加大对设备更新及“智改数转”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当地已向8家企业发放贴息贷款3970万元,带动88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成功培育50余家L6级以上企业。
萍乡市则通过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创新推出“萍数贷”金融服务试点。该市已协调金融机构向75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授信24.03亿元,实际发放贷款14.3亿元,为数字化改造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
据统计,全省已有20余家金融机构推出“数转贷”“数转险”等90余款相关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资金超百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困境。
正所谓“始于微末,发于华枝”。我省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今年一季度,全省上下聚焦强产业、扩消费、稳投资、促转型,推动经济延续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值班编辑:奚同北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朱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