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小而大为 处处皆“春天”——写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5年03月05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建新
每当春风送暖,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特殊的日子——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60多年来,雷锋从未走远,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深入人心,他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学雷锋,见行动。时间不止于3月5日和“学雷锋月”,人员也不止于广大学生和社区志愿者。每一个普通人,如何更好地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结合实际常学常新,值得探讨。
立足岗位,汲取榜样的力量。“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雷锋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为好榜样。3月4日,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公布,在“个人名单”中,我省南丰县琴台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小娟,万载县电影公司放映员胡克丰两人光荣上榜。黄小娟10多年来扎根基层,围绕社区居民的诉求“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胡克丰跑遍了周边42个村庄、15所学校、4个敬老院,播放乡村电影5320余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这就是岗位学雷锋最生动的例证。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更多人用雷锋精神涵养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心进取、忘我奉献,在积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善小大为,看齐身边的雷锋。帮战友洗衣服、替列车员打扫车厢、为丢失车票的乘客买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雷锋一生都在认真对待。点滴“小善”,时时做,处处做,就是“大为”。3月5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达2.38亿人,服务时间总数更是高达53.48亿小时。这些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志愿者用爱心与行动汇聚而成的温暖海洋。他们将雷锋精神化为日常行动,街头、车站、社区都留下了他们热心公益的身影,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者是我们身边的雷锋,其事迹可学可做,其精神可追可及。
德润人心,弘扬赣鄱好人文化。一人兴善,万人可激。我省文化积淀深厚,有心存善念的种子,有践行善举的沃土。自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我省共有978组110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相当于每4万多名江西人中,就有一位“中国好人”。最是深情能动人,平凡之处引共情。他们以舍己书写大爱,以坚守诠释担当,以善行温暖人心;他们飘扬成一面面旗帜,汇聚成一束束光亮。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我省通过好人好事的挖掘、评选表扬与宣传,让善良得以彰显,让善念得以成长,“学雷锋、做好事、当好人”在赣鄱大地上蔚然成风。
“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涵、创新形式、丰富载体,为推动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近年来,这句话在互联网上屡屡被提起。虽然英雄亦是凡人,但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追“锋”前行,要以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我们更要以实际行动书写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择善而从,温暖别人也会温暖自己;主动做他人的“春天”,我们的生活就会处处是“春天”。
值班编辑:傅蓝天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