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罕见病患儿撑起一片天 南昌这位“80后”爸爸发起病友关爱中心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4年12月02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奖励他一万元正能量奖金
“小布丁,你的身体里住了一个小怪兽,所以才要经常去看医生叔叔!”“爸爸,我有点儿害怕!”“如果爸爸一直陪着你,你会不会不怕呢?”“恩,有爸爸在,我就不怕了!”
小布丁是南昌一名9岁的罕见病患儿,三年前,女孩被确诊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简称MAS),父亲薛文带着孩子四处求医,在“无药可治”的困境中,这位父亲开始自学罕见病相关医学常识,并发起全国病友关爱中心,目前已经有千名患者的家属加入了这一关爱中心。
不抛弃每一次希望,不放弃每一份努力。“我们抱团取暖,探寻希望,让全国的患友少走弯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薛文坚定地说道。病魔无情,人间有爱,由薛文发起的骨力关爱中心,带来“鼓励”和温暖,江南都市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他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并发放正能量奖金一万元,希望这位有爱的父亲继续追光,为罕见病家庭撑起一片蓝天。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宝贝,你的身体里住了一个怪兽!”
11月29日清晨,天刚破晓,结束了一个通宵的工作,薛文从九江搭乘火车回家。他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车务段的一名吊车工,9岁的大女儿小布丁正在上小学,回到家里,他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学校上课,然后才歇下。
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对于薛文来说,小布丁就是自己含在嘴里怕会化了的一颗糖果。“小布丁是罕见病儿童,她的成长之路注定有些不同。”薛文皱了皱眉头。
小布丁命运的转折,还得从2021年9月说起。一天,薛文的爱人在给孩子洗澡时,发现下体有轻微出血,孩子母亲当即意识到不对劲,于是夫妻二人带着孩子来到江西省儿童医院做检查。在询问孩子病情特征时,医生得知小布丁出生时,腰臀部就有一大块褐色的灰斑。于是孩子做了一系列检查——结论令人心痛:出现假性性早熟、B超显示卵巢囊肿……
“那天检查结束,医生把我们喊去办公室告诉我们孩子可能是患上了一种罕见病时,一时间真的难以接受。”回忆起当初刻骨铭心的时刻,薛文的面容仍难掩悲伤。
经过了江西多名儿科医疗专家的会诊,确定了小布丁患上了多骨纤维性结构不良,又称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那以后孩子会怎样?”薛文向医生询问。以骨骼损害、性早熟为临床症状;孩子日后极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成年后患乳腺癌的风险也较高……
更令人崩溃的是,目前这一罕见病还属于“治不了”的疾病。
“那个时候,我内心有些绝望,看着当时还只有5岁9个月的小布丁,真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薛文说,起初几个月,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还去了上海瑞金医院,也是被告知,目前并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有效药物,能做的就是采取干预手段,比如使用防骨质疏松的双磷酸盐输液治疗,服用一款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来抑制身体的雌激素分泌。
于是三年来,小布丁一直没有断过干预治疗。
12月1日,薛文带着女儿在商场玩,扎着高马尾的小布丁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女孩的脸上洋溢着快乐。小布丁除了有些瘦弱,看上去与别的孩子并无差异,尤其是孩子爱笑,很难想象她是一个长期服药,四处求医的罕见病女孩。原来,孩子的坚强和乐观来自父母的关爱和鼓励。
“确诊了MAS之后,她的舞蹈课就停了,在学校也无法上体育课了,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复查开药……她还处于懵懂的童年时期,我们不忍告诉她的病目前还无法治疗。我们只是跟孩子说,你的身体里住了一个怪兽,要打败怪兽,就要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薛文说道。
“以后,孩子渐渐懂事,也许会对要一辈子打怪兽这件事感到疲惫,但现在我们尽量让她乐观积极去面对一切!”薛文表示。
“病友抱团取暖,让治疗少走弯路!”
俗话说“久病成医”,为了更好地陪伴女儿的求医之路,薛文开始在各大医疗文献网站学习国内外学者对MAS的医疗学术论文。“我想大概就是要了解它,才能进一步战胜它吧!”薛文说道。下班之后,薛文一头栽进“书海”。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布丁的主治医生的推荐下,薛文加入了一个病友的QQ群,结识了全国各地的患儿家属。于是,薛文又将自己在国内外医学文献中了解到,关于MAS治疗的最新进展及研发进步,分享给广大病友。
大家聚集在网络上,不是同病相怜,而是抱团取暖。
“其实在不少患者确诊MAS之前,可能会走一些弯路,甚至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时间,因此,当我们遇到一些家属怀疑孩子患病时,我们会给他们推荐医疗团队,并帮助去与团队做沟通,让患者能尽早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薛文说道。
后来,在薛文的发起下,以QQ群的病友为基础,成立骨力关爱中心。骨力,是“鼓励”的谐音,希望大家可以共燃温暖之光,照亮前行的方向。
这两年,骨力关爱中心不仅是一个病友组织,国内不少儿童罕见病专家也受邀加入这一公益组织,加入中心的人数超过了1000人。
有爱无“罕”,“骨力”前行。一场场学术研讨会,在病友家属及医疗专家的参与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让更多患者看到了希望。
“搭建获知信息平台,托起孩子的希望!”
三年里,薛文一直致力于协助举办组织的公益交流活动,只有一次,他带着小布丁一起去参加了。当时,小布丁看着有些比她年长的病友坐在轮椅上,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心理上的不适。细心的薛文洞察到了孩子表情的变化,于是在活动结束后,他又与女儿开始讨论起“打怪兽”。小布丁说自己有些害怕身体里的怪兽了,于是薛文鼓励女儿:“有爸爸在,是不是就不怕了!”他一直用父爱和乐观感化着病中的女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驱散孩子对病魔的恐惧。
“就在今年,我们关爱中心,送走了两个患病的孩子,原本这一罕见病对生命的威胁并不大,但是危及生命也不是不可能的情况。”薛文说,目前他和病友及家属的前路,依然布满荆棘。即使在积极干预治疗的情况下,不会危及到女儿的生命,但成年之后,坐轮椅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我们中心的成员,都有个强烈的愿望,希望医疗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攻克这一类罕见病,让和女儿这样的儿童患者,可以在成年后更好地生活。”薛文说,自己一定不会放弃希望,哪怕目前还没有看到太多的曙光,但自己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
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其颁发特别奖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联合江南都市报,用一份特别奖,向薛文表达我们的敬意与助力。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公益联合江南都市报在内的全国400多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知名公益项目,每天关注、鼓励、传播平凡人的“真善美”,截至目前,已累计奖励12000多人,投入公益金超1亿元。
“他是父亲,是战士,也是'因为经历所以慈悲'的公益人。从抱团取暖的MAS患者家属,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全国病友关爱中心发起人,他为与病魔抗争的战友们撑伞,也为无数个和自己一样的家庭,寻找着前行的路。这份始终奔跑着抗争的精神,这份为众人撑伞的大爱,让我们深深感动、钦佩。”“天天正能量”项目给薛文的颁奖词,鼓励着他继续前行。
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说,有爱无“罕”,“骨力”前行,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让“罕见”被“看见”,更多的关注,必将带来希望的光。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