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大市场 公平竞未来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4年10月15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贾康深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构建一碗水端平的“统一大市场”
10月14日,以“阔步新征程 改革再出发”为主题的上海·江西深化改革与营商环境发展对话会在南昌举行。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以“深化改革开放 改善营商环境”为主题作主旨演讲,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时代背景与经济逻辑。 贾康建议,在优化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江西可以对标上海自贸区原则体系,因地制宜做好促进、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实事。此外,既要“跳出江西看江西,跳出地方看地方”,还要“跳出中国看世界”。
文/皮婉婷 万昱、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许南平
“让经营主体进入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基于自己研究者的定位,贾康认为,在整个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以制度创新为龙头,带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解放生产力。
“制度创新就是坚定不移地以制度创新为龙头,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解放生产力”“开放在催化、倒逼改革”就改革与发展、创新与开放等问题,贾康认为,现阶段在改革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攻坚克难,必然要延续“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探索;面向市场经济方向进行的改革,必然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由此可见,“开放”对“改革”具有催化和倒逼的重大作用。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的一声槌响,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入世的捷报。这不仅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也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20多年来,中国始终高举多边贸易旗帜,不断地向世界传递出“开放强音”,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推进制度型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贾康认为,上海、江西两地以公平竞争原则为导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经营主体“活起来”以及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显然,这是希望千千万万的企业,即经营主体进入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这次对话会特别聚焦的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他说,“目前,中国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的动力转换。归根结底,‘新动能’‘新动力’的成功转换,就必须依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让各类企业享受一碗水端平的国民待遇”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公平竞争的政策导向,这是扩大市场准入,创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定市场信心,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一招。
“法治保障的契约精神越凸显,越能形成良性循环,需要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营商环境中落实。”贾康认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完善“统一大市场”的同义语。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该从何处着手?贾康给出答案:“强调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贾康指出,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要素市场化改革直接对应统一大市场建设以及保护产权和公平竞争。他解释说,为了让要素能够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自主流动,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和监管制度;在社会信用健全以及公平竞争的大前提下,沪赣两地应该充分发展、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坚实支撑。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改革发展历程看,政府和经营主体可以以伙伴关系合作,这是一种新的境界。”贾康表示,企业天然具有被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的待遇,这一经营主体地位是谓“国民待遇”,对于外资如此,在国内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俱应如此。公平竞争也是如此——市场制度规则体系按照全国统一标准执行,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跳出江西看江西,跳出地方看地方”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众多“全国首家”“全国第一”从上海自贸区诞生,印证上海“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充分发挥重点区域先行先试作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市场竞争中,经营主体应‘法无禁止即可为’;政府方面则应全面实行正面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且做到‘有权必有责’。”以构建上海自贸区原则体系为例,贾康认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应要求政府行为在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有绩效考评和问责制,这一原则体系将在操作层面帮助理解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无论上海还是江西,我们都应该关注如何有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贾康表示,应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构建更为优化的投融资机制,以更好地支持创新项目。在经济实践中,即便某些项目的成功率较低,但它们仍有可能抓住机遇,在特定领域取得突破,进而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江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应着眼高质量发展之要、经营主体之需。贾康建议,“不但要跳出江西看江西,跳出地方看地方,还要跳出中国看世界。”在对标上海自贸区原则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着眼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此作为地方治理的前沿事项抓手。除按“正面清单+责任清单”原则实施政府的自我革命外,还要针对在实践中所遇的堵点、难题在地方辖区实践中破解,深刻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为官不为”问题的内在深层成因,给出改革中试错创新所必需的容错机制与弹性空间,实现“让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机制。
总之,在可预见的未来,上海、江西两地经济仍有相当可观的发展空间。政府和经营主体应秉承“共同发展”原则,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以向“高”攀登,激发转型升级新动能。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傅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