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05位大幅跃升至第62位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4年07月24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去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第一 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胡琴报道:7月24日上午,“牢记嘱托再出发 奋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会上传出消息,赣州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05位跃升至第62位。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阵”,连续11年获全省综合考核先进。

  赣州大工业雏形基本形成

  千亿产业集群增至4个

  赣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克坚介绍,赣州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加快构建体现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不懈努力,赣州大工业雏形基本形成,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4.1%,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3000家,百亿工业园区达16个,千亿产业集群增至4个,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锂电新能源产品出口占全省60%以上。同时,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赣州跃居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第56位,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前列。

  李克坚称,赣州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508.4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4606.2亿元,年均增长8.5%,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05位跃升至第62位。

  去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第一

  一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赣州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行动,推进开发区、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荣获全省全面深化改革考评“八连冠”。特别是坚持“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的理念,连续开展三轮对标大湾区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去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第一,“市县同权”、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同时,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扎实推进与深圳对口合作,加速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这几年,格力电器、富联精密、吉利科技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纷纷落户赣州,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孔雀赣南飞”,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活力。

  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分别将于今明两年建成投用

  赣州锚定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着力做大城市规模、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31.1平方公里、是2012年的2.6倍,建成高架快速路112公里;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92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43公里,县县通了管道天然气,梅江灌区、平江灌区加快建设。

  2023年,赣州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省最优,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生态质量指数全省第一,获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

  民生方面,赣州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八成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1年全省第一。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别将于今明两年建成投用,获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持续创建全国足球改革试验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公众安全感连续五年全省第一。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杨进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