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烈日高温下的防汛:红旗联圩上的巡护人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4年07月09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伦艺菲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在南昌高新区管委会鲤鱼洲管理处,有一条间隔在鄱阳湖和五星垦殖场之间的保护屏障——红旗联圩(五星段、将军洲段)。该段路线全长14.89公里,是鄱阳湖防汛安保的重点圩堤。

  自6月27日鄱阳湖水位超过预警线水位后,来自鲤鱼洲管理处各地的160余名防汛人员便一直驻扎在这里,他们面朝鄱阳湖、背对土生土长的家园,用一天24小时的值班值守、2小时的巡堤查险和专业的抗洪经验、书写着他们的坚守故事。

  24小时轮班制

  一人一天走12个来回

  堤外,碧蓝的湖水一望无际,拍打着湖边迎水坡上的六角块,远处的树只剩下一排排树冠在水中矗立;堤内,田里的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再过三四个星期就可以开镰收割。鄱阳湖防汛的主战场——红旗联圩(五星段)就在这里。

  7月8日是巡护员在堤坝上值守的第11天。上午11时许,烈日炎炎、暑气蒸腾。在梅池村责任段防汛哨所,村委会副主任万脉良衣服上的汗渍还未干,眼看着下一轮巡堤时间将近,便套上雨靴、戴起草帽,与另外三名队员李福军、刘祖武、周世根一起,带好铁铲、木棍、救生衣等工具,开始了又一轮巡堤。

  他们的巡堤范围主要是责任段的迎水坡和背水坡,迎水坡位于红旗联圩(五星段)东面,万脉良一行需要沿着湖边行走,观察固坡板是否被浪打裂、六角块是否脱落等;背水坡在堤坝西面,虽是平地,但考验着巡护员观察得是否仔细,能否及时发现地面出现的泡泉、渗水等情况。

  下午6时30分,梅池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日龙轮换了万脉良的班,他们这组则需要值班到9日上午6时30分。“白天巡堤一趟下来1小时左右,晚上巡堤一趟大约20分钟。”张日龙说,夜间条件有限,为了保障巡护员安全,只能用手电筒照射水面,站在堤上观测沿岸湖水是否浑浊,并对隐患点进行仔细排查。

  梅池村责任段全长1800米,一共有16名村干部和村民24小时值守。在红旗联圩(五星段、将军洲段)共有9个这样的哨所,每个哨都按照一公里六个人的标准配备了相应数量的巡堤员。他们24小时轮班上岗,日夜不停,一天下来需要在责任段区域走上12个来回。

  18平方米的集装箱

  白天是厨房 晚上是卧室

  在抗洪防汛一线的他们,究竟是如何生活的?

  8时,鲤鱼洲管理处平安办刘强在完成第一轮巡查任务后,熟练地将10个已经喝完的桶装水水瓶装入三轮车后座,并骑车去两公里以外的指挥部灌自然水。他所在的三分场哨所因为距离分指挥所、村庄都很远,便想着用这个方法保障大家洗菜、洗脸等用水。“我一般早上8点灌一次,下午4点30左右水剩得差不多了,再去灌一次,一天最少灌二十桶。”刘强说。

  “我们除了在这里休息外,平时吃饭也在这里。等到晚上吃完饭后,有一小时的洗澡时间,没轮到班的巡护员以两人一组为单位,先回家洗澡,一小时以内赶回哨所,再换下一拨人回家洗。”一名巡护员告诉记者。

  11时许,在四分场哨所,四分场党支部书记闵建国正在集装箱内的一张简易木桌上填写着防汛记录本。“为了实时记录巡堤情况,巡护员需要在巡护过程中将观测到的信息发到工作群,方便指挥部与哨所第一时间掌握情况。”

  23时左右,三分场党支部书记陶洪辉与新来支援的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万勇强正在集装箱内等待着下一轮巡逻时间的到来。18平方米的集装箱内,不仅有4张折叠床,还有锅碗瓢盆、灶台等厨房用品。“我们条件比较简陋,木床就留给刚值完班的人休息。这些折叠床是我们自己搬过来的,可以在值班期间小憩一下。”万勇强说。

  三代防汛人坚守一线

  记者从鲤鱼洲管理处了解到,这次共有160余人驻扎在防汛一线,其中巡护员130余名,党员90余名,他们被叫做“第二代防汛人”。

  20世纪70年代,如今的鲤鱼洲管理处还叫做五星垦殖场。刚建场时,当地农民为防止湖水破坏农田,便开始关注防汛,他们就是第一代防汛人。如今在一线第二指挥所担任专家指导工作的黄金河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水利工程管理站退休干部,有着36年的防汛工作经验。

  已经升为爷爷辈的陶洪辉,早在19岁时就开始跟着老一代防汛人处理棘手险情,如今他作为三分厂责任段总指挥,对于泡泉、固坡板是否被浪打裂等险情,能够第一时间迅速做出反映,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他们这代被称为第二代防汛人。

  如今,第三代防汛人也陆续涌现出来。在一分场责任段哨所,有新加入防汛一线队伍的“04年”小伙——豫章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刘宇豪;有已经工作三年的“00后”们——鲤鱼洲管理处党群办谢宇帆、一分场职工王如意。

  如今,鄱阳湖水位依然超警戒线,鲤鱼洲的巡堤坚守故事,还在继续。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杨进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