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评|民生实事应重在“实”字上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4年06月05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评论员 陈明华
鹰潭市余江区一住户家门口有一条排水明沟,2021年为迎接某检查,城管部门“怕影响不好”将其改成暗渠,看是好看了,但住户反映,所铺管道直径小排水慢,下大雨家里就内涝,今年积水更是进院子、入厨房,苦不堪言。
将明沟改成暗渠,既是市容市貌提升的需要,也是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的需求,是事关民生的一件实事好事,但相关部门似乎只重视了“好看”忽视了“实用”,在排水管网设计上未充分考虑排水实际需求,导致群众家现内涝这一新的问题产生,且久拖不决。
本是群众拍手欢迎的“开心事”,最后却办成了让群众窝火的“闹心事”,根源就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怪。“明沟”不见了,看得见的“坏影响”的确消除了,却产生了看不见的、暗渠之外的“暗沟”,形成了更不良的“坏影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影响了政府形象乃至党群关系。
民生实事,事关百姓福祉,事关民生民心,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将民生实事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急难愁盼问题,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但也有少数地方或部门,在推进民生实事上,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或不担当不作为,雷声大雨点小,效率低推进慢;或乱拍板乱作为,重形式轻实效,浪费财力物力,漠视群众利益,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办理民生实事,关键在于“实”字。务必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有“民惟邦本”的思想认识,站稳群众立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民生实事落脚于实用、实效上来;要有“一刻也不能等,半步也不能慢”的紧迫感责任感,抓好推进落实;要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的务实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抓准抓实抓细,把件件民生事办成“暖心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与实惠,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开心,越过越幸福。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陈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