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海姑娘眼中的南昌宝藏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4年05月30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朱元璋的“鞋拔子脸”可能不是清朝对他的抹黑,证据来自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的文物《朱氏八支宗谱》。八大山人纪念馆镇馆之宝《个山小像》,是现存的八大山人生前唯一的真实画像,但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竟然很有可能是他的自画像……

  近日,南昌又一宝藏之地被解锁。上海“95后”知名艺术博主伊莎Yeesha(以下简称伊莎)在抖音连发“三弹”,以总长18分钟的视频《布衣而始,布衣而终》,首次用故事性的表达方式,讲述八大山人的艺术与人生,不仅对有关八大山人的普遍认知进行了误差修正,还推测阐述了诸多更具合理性的解读。为制作此系列视频,伊莎花费4个月时间,从完全不了解八大山人艺术,到痴迷其中。为了解析“遂发狂疾”的八大山人到底是真疾还是佯狂,她甚至徒步重走了几十公里当年八大山人还俗回家之路,以此来体会这位诞生于南昌的世界级艺术大师“忽大笑,忽痛哭”的内心世界。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图由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提供)

  国画大师的传说

  与真相在南昌解密

  ▲《朱氏八支宗谱》。

  ▲朱元璋画像。

  ▲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镇馆之宝《个山小像》。

  《布衣而始,布衣而终》第一集视频《王孙之像》,发布于5月17日。伊莎在2024年春节前夕第一次来南昌时,敏锐地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里注意到一张朱元璋画像。后来,她打听到,这张朱元璋的画像来自《朱氏八支宗谱》,该宗谱则是八大山人纪念馆馆藏的民国时期的三级文物,此前从未在互联网上被公开传播。

  由此,视频从多年来互联网上流传的,朱元璋“鞋拔子脸”是清朝对其恶意抹黑的说法开始讲述故事。在《朱氏八支宗谱》里,除了朱元璋,其他宗室画像都是一模一样的端庄饱满,很有可能“其实后人也不知道先辈的长相,全部是用了一个模板画出来的,唯有朱元璋是专门创作的‘天生异相’”,以此展现大明开国皇帝的盖世无双。

  视频讨论的另一个话题,是纪念馆镇馆之宝《个山小像》,这可能是由八大山人本人所画,线索就来自画中题跋。虽然跋文中明文交代了作者是黄安平,但文中名字错行的写法却感觉颇为“刻意”。另外,对于多年来互联网上关于八大山人的两个已被广泛接受的说法也进行了否定推测。一是“八大山人”这个号并不是来源于将其庠名“朱耷”去掉“牛耳”而来;二是八大山人的《孔雀竹石图》,画里的孔雀尾巴是指清朝官员帽子上的花翎这一说法,也有不妥当之处。

  第二集视频《圆中一点》,紧紧围绕人们熟悉的八大山人画作里的“白眼”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解析。“八大”的“白眼”不仅是孤冷荒寒的,还有幽默的、浩渺空茫的、圆融宁静的,呈现的四个类别的情绪状态,在权威的学术资料中,此前也并未如此周全地进行归纳。此外,《个山小像》里“圆中一点”的图符,可以解释为“个”与“山”篆书的组合体。在《葡萄大石图》中,这一符号仿佛投射成为串串葡萄,又如一众眼睛注视着观者。

  第三集视频《还识得此人吗?》,通过欣赏“八大体”书法并分析其还俗的原因,探讨了八大山人的精神状态,给出他并没有“发疯”的可能性。为了真正体会50多岁的八大山人还俗回家的心境、探析“狂疾”究竟是真是假,伊莎还重走了一遍这条“发疯还俗”之路。

  《布衣而始,布衣而终》在抖音上发布后,播放量迅速突破200万、点赞量10余万、收藏量上万。视频对八大山人的深入研究让网友感慨,“感觉不像做视频,是在搞学术研究”。

  4个月苦心打造雅俗共赏的“八大”

  《布衣而始,布衣而终》视频发布前夕,记者在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见到了伊莎,此时的她完全不像是一位来南昌的客人,那份从容自如的熟悉感更好似纪念馆里的一位“家人”。

  毕业于传媒大学的伊莎,是一名20多岁的上海姑娘。她透露,自己2021年5月6日开始做抖音视频,至于为什么选择小众的艺术赛道。“因为其他类别的内容几乎都有江郎才尽的一天,不可能像艺术那样可以源源不断地做下去。古今中外的艺术资源是无穷的。”

  伊莎坦言,自己并不是美术生,“但是曾经传媒大学有一位老师的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只要品位达到了一定高度,哪怕对于文化行业的某个分支并不涉猎甚深,做出来的成果也不至于差,我有不拙劣的品位和比较严谨的学术态度,通过查资料以及与专家的沟通,可以达到比较专业的状态”。伊莎的抖音视频从讲解西方艺术起步,“最初只是做给普通观众看,会设计一些比较娱乐性的开头”。

  直至2023年11月,伊莎发布了一条关于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视频,该视频不仅富有专业性,更具极强的情绪感染力,使得传播性非常强,“长辈看完给小孩看,小孩看完转给同学看,甚至把很多人看哭了”。这条视频给了伊莎很大的信心,“只要下功夫去做,大家是可以接受专业、深沉、不娱乐化的艺术解读”。

  紧接着在当年12月,伊莎再出爆款。她从一幅徐悲鸿作品里惊喜地发现,作者笔下的无眼马其实是“有眼”的,只是被黑黑的浓墨掩盖了。这个发现为人们今后再去看徐悲鸿作品里的马,开辟了一个与大师对话的新颖思路。伊莎此时的视频作品,已经成为既可以面对专业人士又能吸引普通观众,用她的话来说,“两条腿走路的状态”。

  8个月前,伊莎为做好《祭侄文稿》,苦心研究了1个月,但她自己也没想到,此次制作八大山人系列视频,更加困难重重。“我整整3个月没有更新过一条视频,这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都是一个‘自我毁灭性’的行为,但我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对八大山人的研究中去,才有可能把它做出来。”

  在4个月里,伊莎完全是按照硕士、博士的标准去准备文案、素材。她表示,以前做艺术视频,可以去采用很多定论性的说法,但是对于八大山人,因为他太神秘了,许多专家的有些观点本身就是互相对抗的,“以前我的视频经常参考主流媒体的说法,这次我制作的八大山人视频完全是‘另起炉灶’,终于可以成为其他人参考的内容样本”。

  徒步50公里重走八大山人还俗之路

  在《布衣而始,布衣而终》第三集视频的开头,伊莎亮出了她那被晒得“惨不忍睹”的手臂,原因是她为了体会八大山人的精神世界,不顾身边人的劝阻,执意沿着抚河从抚州临川走回南昌,感受八大山人还俗之后的心境。

  伊莎解释,她是4月份进行的这次徒步,那时已制作完成了视频前两集,“第三集也已经有了整体框架,但觉得内容还不够饱满,没有能够击中人心的华彩片段”。

  徒步那天,她早上5时从抚州文昌里出发,一直走到晚上7时,行走了50公里,到达南昌。一天走下来,她被晒得通红,甚至严重脱皮,“边走边拍,手一直拿着手机,到晚上吃饭的时候手指已经僵了,需要一个个掰开,才能喝水、吃饭”。

  伊莎认为,自己现在再走这条路其实容易很多,“那个时候,八大山人没有办法看天气预报,他不知道会是什么天气,南昌多雨,有可能他是淋着雨走的”。

  “如果不眠不休地走完这条路应该要一天一夜,这里有山但不算太高,有水但也不至于太深,时隔30年,他终于再一次成为平常人奔跑在平常的街上。”在脚踏实地完成这50公里的路途中,伊莎对八大山人的内心世界也有了许多的感同身受。

  伊莎徒步的那一天,南昌正好连下了一星期的雨,走完后雨又接着下了一星期,唯有那一天天气极好。“这条路沿途的风景很美丽,那天的雾特别漂亮,我一下感觉到八大山人笔下淡淡的、平平的山水,其实是他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他作品里平淡的诗意和空茫的意境,与他一路上的所见是有联系的。回南昌的这条路,也是中国人概念里的回家之路。这条路走下来,能感觉到八大山人不会是很癫狂的状态,反而是越走越释然,越走越快乐。”

  解锁八大山人 打开南昌人骄傲的宝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伊莎此次创作《布衣而始,布衣而终》,其实是受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邀请,纪念馆全程给予了学术支持。

  龙年春节前夕,伊莎第一次来到南昌,她原本只想做一条视频,“过年期间就发布出来”。但来到南昌后,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亲自去车站接她,“感觉到他们真的是很想做好这件事情,也让我有了一种使命感”。

  在全网,伊莎是拥有百万粉丝的艺术博主,粉丝黏性特别大,喜欢她的几乎都是“铁粉”。但有流量的她从来没有直播卖货,“我想要接触到国内最好的艺术藏品,接触到最了解这些藏品的专家,希望把这些内容转化成公共美育,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这就需要我保持非功利性”。

  《布衣而始,布衣而终》是伊莎制作的第一部有全程专业学术支持的视频,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次与艺术博主进行如此深度的合作。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表示,八大山人很有名,很有地位,毋庸置疑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高峰。“但是八大山人有名,并不意味着纪念馆就有名,怎么把馆的影响力做出来,怎么把这张南昌的、江西的,乃至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擦亮,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用更新的方式来推广八大山人艺术。”

  周晓健2018年担任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时,定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3至5年内拿下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称号。为此,从2019年开始,八大山人纪念馆拉开了“对话八大山人”展的序幕,从故宫典藏特展到“对话齐白石”“对话吴昌硕”“对话扬州八怪”,“我们跟一流的机构合作,做一流的展览,就是要把八大山人纪念馆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博物馆”。

  今年的“五一”假期,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第一次进入全省博物馆客流量排名前十,但周晓健认为,这样的影响力并不够。“和伊莎的合作是我们的一次美育传播新尝试,八大山人纪念馆主动拥抱自媒体艺术博主,并在4个月的合作过程中,给予她最大力量的学术支持,最终让作品以全新的语言节奏和风格与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深入浅出地解读八大山人,既有博物馆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又极具传播力。”2026年即将迎来八大山人诞辰400周年,八大山人纪念馆作为八大山人作品的重要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将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同时也将继续探索“破圈”合作,让八大山人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95后”的伊莎执着于艺术推广,喜欢她的粉丝也多为年轻人。《布衣而始,布衣而终》视频中包含了普通观众鲜少接触的深奥内容,以独辟蹊径的方式吸引观众对话题的浓厚兴趣,从而了解八大山人的艺术人生,真正走进这位国画大师的艺术世界。正如上个月广州小伙雷克斯为南昌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大开脑洞创作的网络小说《海昏》引起业内高度关注,此次《布衣而始,布衣而终》视频用创新思路打破八大山人的传统解读,是又一次用大开脑洞的方式让南昌“被看见”。

  几年前,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始尝试做国内一流的展览,是为了打响纪念馆的品牌,这次用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让八大山人实现“破圈”,是为了助力南昌这座城更有影响力。当越来越多的人来南昌打卡,当这座人文历史丰富的美丽城市被建设成享誉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时,八大山人作为中国艺术代表屹立在世界的高峰,定然是这座城市不容忽视的高度。解锁南昌的这个宝藏,让八大山人艺术被更多人熟悉和探知,它的艺术之光将让南昌城更具魅力和影响力。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邹文彪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