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五云:“蔬”写产业富民好“钱”景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4年04月11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近几年,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大力发展富硒绿色蔬菜,加强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建立“土专家”“田秀才”档案库,推动建设蔬菜综合服务中心、数字化蔬菜育苗中心等建设,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蔬菜深加工、蔬菜批发交易、蔬菜农资供应、冷链仓储、电商物流等全产业链服务,通过创建“五云桥”无公害蔬菜品牌,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开辟出群众增收致富新路。   

  高品质蔬菜热销 带动农民致富

  春暖花开,走进五云镇环湖蔬菜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依次排列,蔚为壮观。大棚内,西红柿、茄子、辣椒、苦瓜、丝瓜等蔬菜长势喜人,只见10多位村民动作娴熟地采摘、称重、打包无公害蔬菜,一派热火朝天的春忙劳动场景尽收眼底。

  这批富硒蔬菜即将发往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生产的蔬菜品质好,高出市场同类蔬菜价格2倍以上,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上丹村村民王裕飞介绍称,以螺丝椒为例,如果市场价是2元/公斤,那么五云的至少得卖4.5元/公斤。他说,五云生产的辣椒不仅皮薄肉嫩、香味浓郁,炒菜很好吃,而且连续结果性好、抗病性强、耐贮运、耐低温。近几年,在赣县区农业农村局专家定点帮扶指导下,在王裕飞的精心栽培下,他种植的11亩大棚蔬菜屡获丰收,一年能赚30万元。成为十里八村公认的“蔬菜大王”之后,乡亲们常常找王裕飞“取经”。

  五云村脱贫户陈家骥便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前些年,由于其爱人身患重病,儿子读书需要用钱,家里的经济状况入不敷出,陈家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五云镇政府为他免费提供大棚,王裕飞等“土专家”悉心向他传授种植经验,陈家骥逐渐掌握了土、光、气、温、水、肥等大棚种植技术要领,栽培了5亩多富硒蔬菜,种植有辣椒、茄子、丝瓜、甜瓜等蔬菜瓜果。由于蔬菜品质好不愁卖,每年平均要赚8万元。

  据五云镇党委书记刘汇文介绍,该镇现有蔬菜种植面积9600多亩,蔬菜品种30多个,蔬菜总产量约1.6万吨,建有数字化育苗中心,蔬菜销售分拣中心及冷库等配套设施。基于全镇富硒土壤资源丰富,该镇还建设了126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分布在上丹村、大岭村、夏潭村、日红村等,为蔬菜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创品牌树形象 赋码上市持证融湾

  为了提高菜农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和水平,该镇成立了五云桥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五云桥”蔬菜商标。合作社要求,凡是加入合作社的社员必须严格按照《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来种植生产,一律实行标准化生产。每年,合作社选送多批农技人员和种菜大户到科学院、所进行专门培训,使之成为合作社的技术骨干,并建立起种植项目的“土专家库”。合作社通过发放宣传单、定期出宣传栏简报、请专家现场宣讲、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同时,通过开通蔬菜服务热线,合作社随时上户免费为菜农送上病虫害防治咨询等服务。

  随着2022年7月13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作办公室认定五云桥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列入生产基地,菜农们的干劲更足了。

  优质供给、绿色有机、品牌加持……一串串新标签正悄悄地生成在一个个“五云桥”蔬菜产品之上。记者注意到,每个产品都贴上了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只需轻轻一扫,产地、合格证、质量安全检测记录等信息一目了然。依托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这些产品还可进行线上线下“一品一码”管理、全过程智能监控,实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产销信息可查询、供求无缝对接。

  实现“赋码”上市 、“持证”融湾之后,“五云桥”蔬菜的产业竞争力持续攀升,为推动赣粤合作、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值班编辑:范晶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朱晓晖



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