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锁赣鄱 大数据揭秘江西之雾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12月08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皮婉婷、伦艺菲、赵琼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陈阳、章娜

  12月4日夜间开始,江西多地连续出现大雾天气,局地甚至出现强浓雾,能见度一度不足30米。省气象台预计,12月8日上午,我省仍有地区出现大雾天气。一直到当晚雨水来临,云层加厚给近地面“保暖”,这次大雾过程才宣告结束。大雾是我省较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那么,我省何时大雾多发?大雾最多的地方在哪里?12月7日,本报全媒体记者联系省气象局专家并走访农贸市场,为大家一一解答关于大雾的那些事儿。

  ◎雾说篇

  ▲我省什么时候大雾多发?

  每年的12月大雾出现频次最高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我省地处中低纬度丘陵地带,北有长江,内有鄱阳湖,赣江纵贯江西南北,水汽充沛,地形地貌对雾的形成非常有利。

  据江西省气象台数据统计,江西一年四季都可出现大雾天气,但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七成以上出现在秋季、冬季到初春(当年10月~次年4月)的7个月,以12月出现频次最高,达全年13.4%;5~9月我省大雾天气较少,以7月份出现频次最少。同时,逐日来看,雾产生时间主要在下半夜02-08时,消散时间主要在06~12时,其中08~09时消散次数最多,占25.5%。

  ▲我省哪里大雾多发?

  “雾极”庐山平均每2天就有大雾

  在地域分布方面,我省雾日西部多于东部,周围山区、丘陵多于中间盆地,中、北部多于东南部。省气象台数据显示,在近30年(1971~2000年)的10958个样本中,≥1000个雾日的多雾区大致分布在江西四周的丘陵地带,庐山大雾日数最多为5934天,平均2天不到就有雾,因此被称之为我省“雾极”;井冈山大雾日数次之,为3301天,平均每3 天就会有雾;此外铜鼓、崇义、资溪等山区雾日也很多,均超过2000天,平均5天就有1天有雾。

  大雾为什么“钟爱”高山?据了解,高山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水汽充沛,空气中能容纳的水分子相对更少,因此更容易出雾。此外,当湿润空气遇山脉阻挡沿山坡稳定爬升时,也容易因为绝热冷却而形成上坡雾。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500个雾日的区域则主要位于开阔的鄱阳湖地区、吉泰盆地以及浙赣铁路沿线东段、赣南东北部,其中庐山市由于特殊地形造成的大风天气多,因而雾日最少,年平均为6.2天(庐山市与庐山,有什么区别?要明确,否则,读者会搞懵来)。全省其它地区的年平均雾日平均多在16~33天。

  ▲近期大雾天气过程是否罕见?

  我省连续性大雾持续时间最高纪录是6天

  数据显示,12月6日7时-7日7时,我省再现大雾天气——九江、上饶、南昌、宜春、鹰潭、景德镇、吉安、抚州、赣州9地39个县(市、区)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强浓雾,其中以上饶市万年县大雾能见度30米为最低;南昌市新建区、上饶市鄱阳县、庐山市50米次之。

  省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数据显示,在今年大雾高发期,即12月1日至7日上午11时30分,我省共发布大雾预警359次,比今年1月份整月发布的预警次数(314次)还多。江西气象的大雾预警发布频次在12月如此之高,是否意味着天气异常呢?

  “眼下属于大雾高发期,有区域性大雾过程发生大雾预警就会增多,这个是正常的。”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云辉介绍,按照全省≥20站出现大雾为1个江西区域性雾日的标准,平均每年有23.2个区域性大雾日。若将连续3天及以上出现区域性大雾定义为连续大雾过程,我省出现连续大雾过程年平均1.3次;连续性大雾持续时间最长的是6天。

  ▲这次大雾天气过程何时结束?

  风雨送“雾”归

  陈云辉介绍,预计12月8日早上我省仍有大雾天气,不过相较前几日而言,分布区域较为分散。“目前来看,赣北东部、赣南出现大雾天气可能性大,例如景德镇、上饶、南昌等地,还有其他地区的山区、水面上。”他介绍。

  同时,他表示,受高空低槽和切变线的影响,8日晚上,我省将迎来雨水天气,部分地区有小雨;9~10日,我省开启“雨水模式”,赣北部分地区有中雨。“随着降水的到来,我省这次大雾过程就将宣告结束。”陈云辉介绍,总体来看,这几天我省平流辐射雾转为辐射雾,辐射雾一般出现在晴朗、微风而近地面层又比较潮湿的夜晚或清晨,主要是由于静稳环境下,夜间空气温度降低,近地面水汽饱和凝结而成。而雨水会使云层加厚,相当于给地面盖了层“厚被子”,近地面气温降不下来,雾就不容易产生。

  不过,他也提到,今年12月9~10日,随着雨势加大,我省局部地区可能由于雨水蒸发、水汽重产生雨雾,能见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不会形成像这几天般这么浓的大雾。“在12月11日,受地面冷空气南下影响,我省还会有雨,气温也会进一步下降。”陈云辉表示。

  ▲这几天的雾有污染吗?

  是雾不是霾,空气质量并不差

  “这几天我省主要以雾为主,不是霾,全省的空气质量并不差。”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环境气象科科长邓力琛介绍,12月1日至6日,我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都为优良,其中有19个“优”、47个“良”。记者注意到,于12月5日夜间至6日清晨出现大雾的鹰潭市,在5~6日,该市连续两天空气质量指数(AQI)都为“优”。

  “随着阳光照射升温,大雾会消散,之后能见度就能恢复正常;而霾不一样,就算雾散了,空气中还是会显得灰蒙蒙,这就是二者的差别。”邓力琛表示,“不过,以南昌为例,连续几天的大雾天气难免会使得来自城市建设施工等产生的颗粒物累积,而后引起空气的轻微污染。之后随着降雨的到来,空气质量便会逐渐向好。”

  ▲为什么起大雾就会封闭高速路?

  我省高速夜间“团雾”易成交通“杀手”

  一到雾天,江西境内高速公路大多因为能见度低而临时封闭。那么哪个时间段的大雾影响最大?山区高速为何更容易起雾?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专家邓德文进行了深入研究。

  邓德文从近几年,江西部分高速路段受大雾影响情况的分析数据总结出,我省高速公路雾日每个月都会发生,有较明显的月变化特征,近年来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江西高速公路雾日数以春、冬两季为多,其中12月雾日数最多,并且每年11月-次年1月是江西高速公路雾日的频发阶段。

  “山区高速公路低能见度过程与海拔高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山区‘团雾’较多,较难提前预报。”邓德文认为。

  实际上,湿度增大及气温降低是近地层雾生成的主要途径。在晴朗白天,由于太阳辐射,气温迅速升高,空气饱和水汽压很大且湿度小,达不到起雾的条件。但在夜间,大气层结相对稳定,气温迅速降低,空气饱和水汽压很小且湿度增大,近地层容易生成大雾。

  邓德文表示,从我省高速公路沿线各站雾的出现时间可以得出,高速公路一天中任何时次都可生成大雾,且夜间(19:00一07:00)形成雾的几率要远远大于白天。就江西高速公路形成雾的时间段看,一天中00:00-05:00是雾形成的高发时段,约占总数的58.9%,其中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占比分别为2.8%、23.7%、28.6%和3.8%,这主要是由于这个时段大都是日最低温度出现或夜间气温开始下降的时间,气温的降低会造成地面辐射冷却,且这个时段空气层结较稳定,从而使近地层的饱和水汽压迅速降低达到饱和而凝结成雾。此外,从物理成因上讲,雾消散的时间取决于日出后气温的回升情况,当近地面层结不稳定,逆温层容易受到破坏,雾也就随之消散。

  ◎影响篇

  ▲市场蔬菜鱼肉价格平稳 进货得提前一小时

  连日来,我省多地迎来大雾天气,随之而来道路运输情况、能见度都有所下降,那么对蔬菜鱼肉价格是否有影响?本报记者走访南昌多地了解到,目前市场蔬菜鱼肉价格平稳,整体供应量充足,一些商户受大雾天气影响,需要提早出门进货。

  12月7日上午9时许,南昌笼罩在一片大雾之下,在江西最大农产品集散中心——位于青云谱区的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以下简称“深农”),一辆辆满载蔬菜和水果的大货车在市场内进进出出。

  记者从深农了解到,目前批发市场运行稳定,市场价格并无明显波动。 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果蔬部部长陈略告诉记者,“目前,因大雾天气并未对我们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运送的车辆因为天气原因会迟来几个小时,但是未发生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以及供应不足的情况。”

  在乐森精品果业店内,摆放着各种应季的秋冬季水果如赣南脐橙、葡萄柚、粑粑柑等。“我们供应的水果主要从外地发货,大雾对蔬果的供应在短期内影响并不大。”深农商户乐森精品果业负责人刘真华说道。

  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南昌市红谷滩区金融大街的沁园农贸市场,市场内菜品种类繁多,市民正在有序购物。该市场运营经理黄福闯告诉记者,当前市场物价稳定,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储备充足,蔬果等生鲜食品未出现异常价格波动。

  “我今天凌晨1点半出门,去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进货,比以往提早一小时。去的时候还好,返程的时候明显感觉到雾越来越浓,尤其是在桥上,我只能降低时速,慢慢往回开。”商户潘先生说,萝卜、芹菜、西兰花等蔬菜目前价格平稳,没有受到大雾天气影响,芦笋、藜蒿等也是正常的季节性价格波动。

  记者走访该市场多名商户了解到,肉品、水产等价格也未出现异常波动,食品供应充足。“感觉不到雾天有什么影响,我们批发的这些鱼都是拿一次卖3天的,批发市场也一样,海鲜活鱼基本上都有存货。”商户屈文宙介绍,目前鲫鱼9元/斤、草鱼6.5元/斤、黄丫头13元/斤,价格平稳无波动。

  ▲短期大雾不会成对农作物造成明显影响

  省农业气象中心专家刘文英表示,短期大雾不会给我省农作物造成明显影响,如果大雾持续,则有可能给人们的生活及农作物生长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刘文英解释说,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影响农事活动,雾天外出困难,不宜开展田间作业;大雾还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造成光照时间和强度都减少,使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持续的大雾天气还造成空气湿度大,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如果大雾持续时间较长,会对设施农业造成更为明显的影响,由于空间相对密闭狭小,棚舍内部增温作用下降,空气湿度饱和,农作物或禽畜等更易出现病害。

  当然,雾对农业生产也有有利的一面。刘文英介绍,大雾天气可使地面的水汽不易蒸发,雾中所含的水汽也滋润了土地,给干旱地区的作物生长带来了必要的水分;在寒冷季节,清晨的雾可减弱地面热量的散发,具有保温作用,可减轻或避免作物的冻害;雾对于茶、麻等以茎、叶为主要经济价值的作物有利,可延长营养生长期而提高产量,喜温喜水的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在多雾的地区会生长繁茂、品质优良。

  ◎观雾篇

  雾是庐山风景名胜区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降雨后三清山景区雨雾缭绕奇峰间,宛如壮美水墨画卷……雾天给我们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会有种雾里看花的美。

  【三清山】

  ▲雾里拍松

  *最佳观赏时间:10月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三清乡。

  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10亿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奇峰耸天、幽谷千仞的山岳绝景奇观,被誉为"世界最美山"。

  三清山有“小黄山”之称,以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巨蟒出山、东方女神、云海翻滚、苍翠劲松等,都是三清山景区的绝美景色。这里不仅能看漂亮的云海日出,欣赏山间惟妙惟肖的奇石,还能走上高空栈道赏景。

  奇峰怪石在雾中相遇,“仙人指路”一岩如食指指天,石指灵巧,逼真神似;峰崖陡起,山狭路陡,奇松贴崖,随雾逍遥,三清山的松不输黄山。

  【庐山】

  ▲云雾缭绕 瞬息万变

  *观雾时间:12月-5月

  瞬息万变、壮观奇特的庐山云,是庐山的一大景观。千百年来,让多少文人墨客魂牵梦绕,为之痴情。 庐山襟江带湖、岩峭谷深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变幻多姿和风貌迥异的庐山云雾。庐山云雾不仅有着朦胧、飘逸之美,还有一种空灵的境界。那是一种解脱后的超拔、一片朦胧气象、一种历经千帆心境悠然的自由。

  【婺源】

  ▲晨雾缥缈

  *观雾时间:12月-3月

  都说冬日萧条,冷冷清清,但此时的婺源寒风吹起,暖阳洒下,却有着一份独特的美景。山水雾影,幻化成一幅画卷游离之间,似误入人间仙境。赏过春日的漫山花开,看过夏日的绿意葱葱,叹过秋日的色彩斑斓,那你一定不能错过冬日的晨雾缥缈。清晨的婺源,因难以捉摸而更显神秘。

  编辑:周章云

  审核:郭宁

  复审:陈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