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低俗成为网络直播的标签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11月27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评论员陈杰
“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前有李佳琦直播翻车,后有“疯狂小杨哥”徒弟被指低俗直播,最近的瓜都是头部主播们投喂的。在一次直播带货中,“疯狂小杨哥”的徒弟“红绿灯的黄”头发凌乱,表情狰狞,甚至一度叉开腿蹲在桌上,姿势颇不雅观,随后引起争议,多数网友质疑这种带货方式不尊重女性、过于低俗。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已将其列入低俗带货案例,此话题迅速冲上当日热榜,博眼球、赚流量、挣快钱……这类靠审丑发迹的主播,似乎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反感。
毫无疑问,低俗带货能带来短暂的流量变现,同时,也折射出现在直播带货行业的内卷。直播门槛相对较低,可以说只要有手机就能搞直播,这也让直播行业竞争越来越大。为了聚人气、挣快钱,一些带货主播剑走偏锋,审丑、低俗、语言擦边涉黄等乱象露头,从而进入了一种恶性竞争,很多主播的底线不断被突破。
另一方面,随着电商大战日益激烈,主播们屡屡踩雷,却还能不断“收割”粉丝,人气不跌反涨。背后原因值得深思,平台在管理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见某主播流量较好,便全力推流,扶持其做大做强,甚至默认其在灰色地带游走,实在不行就封号几天,风头一过,“小黄车”又营业了。
作为公众人物,无论是普通主播还是头部主播,都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领粉丝内心向上向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作为平台,应该守土尽责、真抓真管、不能在流量面前妥协让步,还应提高带货主播的上岗门槛;此外,市场监管部门也要因时制宜,回应网络关切,敢于出手、及时亮剑,不能任由种种歪风在直播间大行其道,只有管理到位,直播带货才不敢“越位”。
直播带货风波不断,随着直播行业进入“监管时代”,靠低俗博眼球、挣流量,只会逞一时之快,注定走不远,迟早要“翻车”!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郭宁
值班编委:黄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