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好了,一定登门致谢!” 男子爬梅岭滑落15米深山崖 9名消防救援人员冒雨斩棘辟路成功营救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11月16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赵琼 实习生胡子艺
11月11日13时40分许,在南昌湾里梅岭紫清山段“老四坡”发生惊险一幕——因雨后山路湿滑,市民熊先生不慎滚落15米深的山崖,不仅当场造成腿骨粉碎性骨折,而且还面临失温危险……接到求救电话后,湾里管理局招贤大道消防救援站先后出动9名消防救援人员,经过4个小时惊心动魄营救,将熊先生成功送至山脚下守候多时的救护车上。11月15日,记者专访被救者以及参与救援的消防救援人员,听他们讲述这次救援的故事。

消防救援人员将伤者成功运下山 (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事件:男子爬山拍“雾凇”不慎坠崖
据熊先生回忆,当天他独自爬山,但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小雨,他便在“老四坡”附近避雨。等到小雨初停后,“老四坡”附近出现了山间奇景“雾凇”,熊先生便到崖边拍摄,因为地面湿滑,他不慎从山崖上滑落,所幸在滑落过程中被一棵大树拦下。13时40分许,他忍住疼痛拨打了119、120电话求救。受雨水影响,在拨打完第一通求救电话后,熊先生的手机陷入关机状态。
时间一秒秒过去,雨断断续续下个不停,熊先生除了等待消防救援人员的到来,还迫切希望有其他游客经过其被困的地方,帮他联系外界。于是,他一边等待一边呼救……
●讲述:“这是今年以来难度最大的一场救援”
接到求助电话后,消防救援人员携带山岳救援包及船型担架、砍刀、锯子等,披荆斩棘开路上山,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中艰难行进。
而最让消防救援人员棘手的问题,是被困者的具体位置无法确定。“这是今年以来遇到最难的一次救援。”参与此次山岳救援的指挥长程顺利说,一是没有办法第一时间确定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二是恶劣天气对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三是在运送被困人员下山时难度相当大,必须得保证他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幸好在消防救援人员上山过程中,熊先生被另外一名游客发现,并帮他再次拨通了消防救援电话,为现场救援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救援人员得以确定熊先生坠崖的大致位置是在“老四坡”附近。
“老四坡”地形陡峭复杂,山间雾气浓重,山上遍布杂草荆棘,林密石多,沟深坡陡,加上当时下起了大雨,搜救工作困难重重。为了寻找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抵达目的地附近后,一名骨干队员套上绳索先进行探路寻找。“人在哪里”“有没有人啊”……令人欣慰的是,救援人员的声音很快就得到熊先生微弱的回应:“我在这里!”
当日14时50分,消防救援人员刘立明率先在“老四坡”山崖下的一棵大树旁找到了熊先生。“他左腿腿骨骨折,无法动弹。万幸的是,他在坠崖途中被陡坡上的一棵大树给挡住,否则后果不敢想象!”刘立明说,当时求救人所在位置非常陡峭,与地面几乎呈90度垂直,这无疑增大了救援难度。当时山里仍然下着小雨,刘立明一边为他挡雨,以免他因失温发生意外,一边安抚他的情绪,鼓励他撑住等待救援。
很快,其他队友成功与其会合,3名消防救援人员一同将熊先生抬上船型担架。由于当时天色渐暗,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尽快下山,程顺利根据多年的经验,选择了距离下山最近的一条山路。
“临近傍晚,山上雾色更浓了,如果拖到天黑,对于救援工作肯定更加不利。”为了不让熊先生受到二次伤害,消防救援人员先将他上身用绳索固定,并采用“滑行”的方式将其带下山。9名消防员中8人负责轮流抬担架,另外一人则专门负责用砍刀辟路,为伤者硬生生地辟出一条生命通道。经过整整4个小时的艰难救援,17时48分,熊先生被成功送至山脚下守候多时的救护车上。
●感恩:“等我好了,一定要去感谢他们!”
“他们抬着我下山时,我意识是清醒的,能够感受到他们一路上都是抬着我小心翼翼地慢慢走,生怕颠簸稍大一点会触碰到我痛处。一路上,他们都在与我聊天,为我鼓劲,还主动把自己的衣服披在我身上,宁愿自己淋着雨。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然令我感动!”11月15日,记者在与被救者熊先生取得联系时,他告诉记者,由于消防救援人员的及时相救,他经手术后已经无大碍,过段时间就能康复出院。“这次真的非常感谢这些消防救援人员,等我好了,一定要去感谢他们!”熊先生坚定地说。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郭宁
值班编委:黄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