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促销让消费者获益才是正道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11月06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评论员 陈杰
今年引爆“双11”的方式还挺特别,烤箱先来“炸个场”。为一个全网最低价,各大平台你来我往,开启商战模式。其实,稍加梳理不难发现,涉事的几方均有自己的算盘——头部主播想借着“全网最低价”的噱头带货,电商平台也想抢占“全网最低价”为其引流,品牌商家则渴望借助头部主播的超级流量保障其商品销量。各方算盘打得响亮,唯独忽视了掏钱的消费者,突然觉得网友的那句“终于理解为何花西子价格下不来了”很是心酸。对于消费者而言,资本打架看看热闹就行,守住自己的钱包才是最重要的。
人们评价“双11”的各类活动,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套路”:先涨后降、明降暗涨,属于“套路之首”;其次为玩法多便宜少,“一顿操作猛如虎,分到红包两毛五。”第三,就是在定金、赠品上做文章。部分商家刻意混淆“定金”与“订金”,二者的区别在于“定金不退,订金能退”。还有“赠品猫腻”“电商专供”“红包陷阱”等等,可谓是套路多多,防不胜防。这些玩法越多,电商平台、品牌商家和主播们可操作、可自由解释的空间就越大。规则体系越复杂,对应的监管难度也就越大。
如今,多地已明确对“全网最低价”说不,无论是带货噱头,还是玩弄文字游戏,所谓的“最低价”都涉嫌违法。试问,这种“促销套路”又能走多远呢?这样的“节日”又能坚持多久?电商平台、品牌商和主播们真该好好思考,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吸引和留住消费者。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购物渠道增多了,日常促销活动也愈发频繁,电商行业已从流量时代转换为“留量”时代,很多消费者开始反向消费,“谁便宜就买谁的”“谁的货好就买谁的”,对过度复杂的凑单追满减反而兴趣大减。
可见,品牌和平台想持续“爆单”“冲榜”,还得回归初心,带货不能带偏,促销不能忽悠,要让规则更通俗易懂。与其套路不断,不如实惠开道,挤掉“中间商”的水分,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优质商品,把优惠承诺落到实处,真正让消费者获益才是正道。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郭宁
值班编委:黄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