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痛点堵点怎么破 南昌市西湖区用“活水”浇灌企业发展 体现“西湖力度”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9月19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皮婉婷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近年来,南昌市西湖区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充分利用金融工具为企业赋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推出不少好经验、好做法,真正解决企业融资痛点堵点问题,实现用金融“活水”浇灌企业,为中小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牵线搭桥

  ●搭建政企银联动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

  西湖区辖区内的企业多为轻资产企业,由于自身抵押物不足、信用不过关、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成本较高或贷款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融资常常遇阻,制约了其发展壮大。为切实解决辖区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西湖区中小企业服务局和金融服务中心对辖区内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金融机构等100余家企业全面开展“走访、对接、调研”活动,为融资难企业“把脉问诊”,了解融资难的症结所在,助力解决融资难题。

  江西升益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维修与零配件销售的民营企业,注册地在西湖区。日前,该企业出现资金短缺问题,进退两难。得知其情况后,西湖区金融服务中心立刻联合街道及辖区银行机构与该公司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到该企业应收账款回笼周期长、采购汽车维修设备等需要贷款支持后,在其介入下,农商银行城西支行对该企业准入资质等方面做了相关调研,最终成功帮助该企业通过“财园信贷通”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利率获得融资285万元,企业得以“重生”。“感觉融资产品和融资渠道更加丰富便捷了。”该公司有关负责人欣喜地说。据悉,通过“财园信贷通”等政策性金融产品,截至8月底,西湖区累计为辖区26家企业发放贷款8094.79万元。

  此外,西湖区搭建精准化对接平台,畅通金融服务“供需血脉”。通过各街道摸排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依托西湖区金融行业协会的金融资源,联合会员单位主动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针对性匹配银行信贷产品。今年上半年,西湖区共引导金融机构为辖区企业放贷611亿元,惠及3342家企业。

  为强化服务保障,着力营造最优金融生态,西湖区还实现了企业和金融机构“一站式”融资对接;建立信息互通机制,通过银企信息双向通报、互通有无,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银企对接模式。聚焦有融资困难、生长性良好的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搭建民间投资政企银对接平台,积极充当“融资桥”,做好“牵线人”,引导金融“活水”助力辖区企业发展。今年以来,西湖区已为辖区内企业成功举办13场政银企对接会,授信总额达326亿元。政银企的同频共振和同向发力,促进了银企信息共享和商业合作落地,为双方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形成“1+1+1>3”效应,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一键直达

  ●惠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激活市场经济

  在线上,企业不交一张纸,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一键确认信息无误,惠企政策资金就可以直接到账;在线下,企业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就能办成所有“惠企事”……近年来,西湖区通过线上搭建“惠企通”平台,线下设置“惠企兑现专窗”的方式,推动惠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实现惠企政策申报、审核和资金兑付“一网通办”,推动惠企政策资金“一键直达”,激活市场经济的一池春水。

  以前,申报惠企政策资金是一项“简单又复杂”的工程,企业收到惠企政策文件,要先对照自身条件找政策,与相关的政府部门确认匹配后,再由专人准备申报材料。一套流程走下来,时间过长,难免让人觉得明明是政府给企业发的“福利”,体验感却差点“意思”。

  这点“意思”差在哪?西湖区发现,有时候不同部门推出的惠企政策,企业不清楚、找不到;对于一些知道的惠企政策,也仅仅是知道却并不了解,即使工作人员把文件送进企业大门,企业家“看不懂、找不到、不会办”的现象也依然存在。

  为打通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在数据和平台的助力下,西湖区构建一体化惠企政策兑现服务体系和多渠道惠企政策兑现路径。“以前惠企政策都比较分散,企业可能找不到。现在所有惠企政策都集中在了一个平台宣传推广,企业了解惠企政策信息更方便了。”西湖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惠企通”“惠企兑现专窗”运行,越来越多企业收到惠企政策资金的便捷程度大幅提升,“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成为可能,企业可以留出更多精力用于生产经营。

  在线下“惠企兑现专窗”,多部门惠企政策向政务服务大厅一个窗口集中,采用前台咨询引导及受理办理,后台分类审核进行运作的模式,让企业咨询政策更便捷、提交材料更方便。同时,区政务服务大厅还设置了涉税惠企政策兑现专窗,办理涉及企业税费减免方面的各类惠企业务,各类经营主体能高效便捷地兑现各类惠企政策,减轻“多头跑”“多处办”的负担。在“惠企通”线上兑现平台,全区企业用户通过多端统一的服务入口精准接收政策信息,高效便捷兑现惠企资金,实现全区各级惠企政策“一站式、无障碍”直达企业。

  据悉,2022年以来,西湖区共兑现58项惠企政策,兑现资金6.1亿余元,惠及企业46171家。其中“免申即享”2.6亿余元(截至2022年底),“即申即享”2.08亿余元,承诺兑现1.42万元;通过“惠企通”平台累计兑现6244.64万元,惠及企业1138家。

  掀起消费热潮

  ●派发上千万元消费券,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消费这驾“马车”是破解其融资难的重要抓手之一。文旅产业、商贸产业是西湖区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大部分经营主体。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西湖区多部门联合发放消费券并举行多场消费节。一方面,促进商贸消费、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短期消费,刺激消费意愿,帮助企业回笼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对商家的间接补贴,增加商家短期收入、缓解其经营压力。

  近年来,西湖区文广新旅局结合“千名干部访千企”大走访活动,走访超100家文旅企业,通过“点对点”的走访,深入每一家企业,掌握每家企业客观情况,倾听企业意见,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文旅消费,促进文旅产业的恢复与文旅产业经济复苏,振兴文旅市场经济。

  消费券的发放和消费节的举办,对商家而言是一次重要的促销机会。今年以来,西湖区商务局统筹推进零售复苏、汽车惠民、家居展销、美食消费等商贸消费促进工作,举办各类消费活动50余场,重点开展了迎新春百货消费节、万寿宫新春花市,“五一”、夏季消费季等消费促销活动。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政府消费券3万张,发放金额1022万元,参与活动商户850家,带动周边消费超15亿元。目前,西湖区正在陆续发放家居家电、汽车消费券,价值170万元。在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双节”,西湖区政府又将投放300万元消费券掀起消费热潮。

  万寿宫、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是西湖区重要的文旅“窗口”。据悉,为激活金融服务“末梢神经”,西湖区还联合辖区金融机构,大力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中心、首贷续贷中心和万寿宫、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普惠金融特色服务,创新推出“旧改贷”“街区贷”等普惠金融产品,紧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贷款难的最突出群体和普惠金融的最薄弱环节,实现“精准画像”,为辖区企业提供一站式、多元化金融服务,切实提高信贷投放的精准度和便捷性,有效打通金融惠民惠企“最后一公里”,实实在在为中小微企业和其他群体带去最普惠的金融服务。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郭宁

  值班编委: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