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春作苦 只言桃李芳 ——记玉山县樟村中学优秀教师彭华阳
来源: | 日期: 2023年09月15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有活力、有激情是他的特点,“小白”是同学们对他的爱称,他就是玉山县樟村中学教师彭华阳。199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中文系,2000年开始扎根农村教育,开始了他的教师职业生涯。23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成了一个爱生敬业,廉洁从教,无私奉献,真诚的农村教育工作者。

古语云:林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师要出色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尤其是教师要持久地进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扎实的功底。叶圣陶老师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对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这颗“心”进行了自己的诠释,有了自己的理解。
他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份工作,最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安心。只有安心于本职工作了,才会有好的心态,有好心情去做 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所以从教二十三年来,他一直安心地从事着教育工作,没有丝毫的懈怠。他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工作琐细而繁重。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学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老师都得操心。他始终认为感化学生的只有爱,而不是责骂和批评!有一些班上的“留守孩”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他总是耐心地和他们沟通交流,记得有一次班上的某个学生压力过大,彭老师在那段时间又是谈心又是家访数次,既做老师又做家长,终于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学生们也很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所以至今彭老师所带的班级依然有学生在逢年过节发来真挚的问候,甚至很多学生不远千里回到学校探望彭老师。

对学生:用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塑造、引导、教育他们。他用心地对待学生,做到了“爱心、耐心、细心”三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看看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爱。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去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所以二十三年来,他一直把“关爱每一个孩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他的爱心关爱着每一位学生,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拼搏,既做孩子们的师长,又做孩子们的朋友。只要学生病了,诊所或卫生院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他细心地观察孩子们的举动,洞察他们的思想,对需要鼓励,需要教育的学生都给予极大的耐心。课堂内外一点一滴,潜移默化,真正做到对学生爱护、关心、理解、尊重,和学生们之间的感情日渐生根发芽,也因此得到了他们的喜爱和信任。在学校的工作考评中,连续多年他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21年获得县优秀班主任称号。
在日常生活中,彭老师和所教的学生以及历届毕业生都保持着朋友般的良好关系。学生们常通过QQ、短信、电话和他交流,倾吐烦恼困惑,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教育就是爱的事业。

对自己:狠心
要想交给学生一碗水,那你就必须有一桶水,彭老师经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要求学生多读书,自己必须多读好书,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前往,为了成长,也参加各种比赛之事,并获得好成绩,2022年获县优质课、市优质课第一名,事业上,对自己狠。
面对小家与大家的抉择时,他义无反顾选择大家。记得2020年,彭老师的女儿刚上高一,学校又给她安排了班主任工作,还让他担任年级副组长的工作,他毫无怨言接下了这个重担。天天早起晚归,一个月都很难见女儿一面,有时路过,时间急,也过家门而不入,只是说:“妻子看女儿一眼就可以了。”
对生活:“乐”心
对生活,彭老师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生活工作中难免遇到的一些不顺心的事,上课的失败等等,曾让他伤心、难过,但他学会了阳光思维,学会了换位思考,不断提高自己抵抗挫折的能力。“人要有追求,但不能过于强求。”他总是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淡泊名利,从不去刻意追求什么。用他的感恩之心回报学生,回报学校,回报社会。他觉得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投入到我们的教育工作 ,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阳光的学生。
在多年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工作勤勤恳恳,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文/图 杨笑旭)
值班编辑:奚同北
值班审核:何柳斌
值班编委:陈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