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值得一尝的特色赣南味,你打卡了吗!
来源: 江西农业农村 | 日期: 2023年09月06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好山好水出好物,赣鄱大地上,好物灿如繁星。在这个稻麦翻金浪、果蔬飘馨香的美好秋季,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围绕“庆丰收·促和美”的主题,2023年赣有好物·江西土特产推介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深藏于秀美江西各个角落的“土特产”,也将在这场活动中得以集中展示。我们特在此开设专栏,为大家浓情呈现江西各地不同的“土特产美食”。
赣州
赣南脐橙

赣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属典型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其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先进的栽培管理水平,孕育出世界一流的脐橙果品,是我国橙类适宜区和柑橘优势带,被誉为“世界橙乡”。赣南脐橙荣获“国优产品”、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优质果品”等称号。国内外专家对赣南脐橙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外观和品质均已超过美国“新奇士”脐橙。2023年,赣南脐橙以品牌价值691.27亿元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五位、水果类第一。赣南脐橙被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赣州市赣南脐橙产区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大批农民通过种果实现脱贫致富,脐橙产业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全国三大产业扶贫典范之一。2022年全市柑橘种植面积239万亩、产量187万吨,其中脐橙种植面积189万亩、产量159万吨,实现脐橙产业集群总产值195亿元,其中鲜果收入89亿元。脐橙产业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了苗木、生产、养殖、农资、分级、包装、加工、贮藏、运输、销售、机械制造以及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
兴国县
兴国油茶

兴国栽培油茶历史悠久,已有2300多年历史。全县常年油茶产品产值5225万元,占农业产值的7%。兴国油茶还具有单产高、品质好的优势。全县每个乡村均有油茶分布,油茶面积占山地面积的67%,人均油茶面积3.9亩,人均增收280元。油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旗下的嘉香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油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食用山茶油、化妆用茶油等”于一体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以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拥有压榨、精炼、灌装三条现代化生产线,坚持走“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先后在东村、枫边、隆坪及古龙岗等乡镇与农户合作开发种植13000亩高产油茶林基地。原料取材自茶油种植历史悠久的赣南油茶林基地,企业采用现代化工艺技术,在工艺温度不超过80℃的条件下,生产加工出保留赣南特色风味和不含反式脂肪酸的“赣南茶油”,产品气味清香、甘醇纯正、绿色安全,远销海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
兴国鱼丝

江西省兴国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兴国鱼丝是当地一道具有乡土特色的客家菜,历史悠久。兴国鱼丝的主要原料是草鱼,这种鱼类适应性强,易于养殖,在兴国县,养殖规模较小,多数是农户自家养殖。根据统计数据,兴国鱼丝主要原料的养殖面积133.33公顷,年产量960吨左右,产值也较高。兴国鱼丝不仅畅销本地市场,还远销其他地区,成为兴国县的重要农产品。
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致力于地方特色产品开发、研究、生产、加工、销售的综合型民营企业。公司有着十几年的兴国鱼丝生产经验及研发、市场投入、品牌建设等经验,利用当地的鲜活草鱼和天然红薯淀粉,采用民间原始工艺配方、结合现代化生产技术、全面实行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作业,实现传统食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打造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传承和发展特色食品产业。
上犹县
脐橙酥

脐橙酥内陷含有45%的脐橙果肉,表面比普通的酥饼更有光泽,打开就能闻到奶香奶香的,咬一口先尝到酥饼的香脆,之后就是脐橙维C的清新,吃到嘴里不粘牙,甜、鲜、松软交融,多吃也不腻。脐橙酥里面的脐橙果酱保留了赣南脐橙最本真的味道,含有100%天然鲜橙。
上犹绿茶

上犹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属于丘陵地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水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81.4%,具有种植茶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犹江绿月”茶是江西犹江绿月嘉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质上犹绿茶。犹江绿月公司是一家以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模式,集茶叶良种繁育、种植、科技创新、品牌营销、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茶叶基地位于上犹县梅水乡园村,约4600亩,群山簇拥,地势成圆锅状,具有独特的生态、土壤、气候等产地环境,孕育出“犹江绿月”茶叶形如弯月、扁平挺秀、匀齐光润,茶香若兰、清高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澈的独特品质。

公司坚持“精、特、优”的经营策略,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精良的设备,采用标准化工艺,实行清洁化加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生产健康优质茶叶,公司生产的“犹江绿月”茶崇尚自然、生态、绿色、健康理念,已经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富硒产品认证、纳入“国家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并荣获上海世博会名优产品奖、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名茶”金奖、江西省名优茶叶评比金奖、厦门迎春展销会金奖、“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金奖、中国南昌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
于都县
富硒绿壳土鸡蛋

赣南特有的富硒土壤条件,达到了天然富硒标准,是非常适合散养土鸡的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土鸡全年产蛋。赣南脐橙园属天然养鸡场,青草满山,吃不完的虫子和青草,既节省了喂养成本,又提高了鸡和鸡蛋的品质。脐橙园属梯田,迫使鸡上下飞跃,增强了运动量,再加上充足的阳光照射,既杀菌又补钙。


江西诚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脐橙种植、林下土鸡养殖、生态农业研发、网络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基地位于于都金溪山庄生态脐橙园,占地面积300多亩,产出的鸡蛋获天然富硒认证。生态种养结合现有脐橙园的地理优势,打破传统脐橙种植单一产业发展瓶颈,以脐橙园为基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在脐橙园内进行土鸡放养,既可满足土鸡日常活动空间,同时帮助果园除虫、除草,降低了人工除草成本,土鸡粪便经过收集处理又是脐橙园难得的高效有机农家肥,是绿色、环保、安全的现代化、规模化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公司在国家级农业专家的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首创了在脐橙园内放养土鸡给园区除草,鸡粪回收处理后给脐橙树供肥的循环产业链 ,成功地解决了脐橙树下野草丛生及农家肥缺乏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 。
“盘 古”绿茶

“盘 古”绿茶历史悠久,据同治版《赣州府志》记载“盘固(古)”茶自元初至清乾隆年间被列为皇室贡品,深得中国茶文化陶冶,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盘 古”绿茶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具有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高的特点,茶的制作仍沿用传统方法,进行翻炒、抖炒、杀青,在杀青过程中要求“翻得快、抛得高、捞得净”。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制茶工艺,造就了“盘 古”绿茶独特品质。
“盘 古”绿茶基地位于于都县最南部,属中亚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的特点,土壤硒元素含量≥0.3mg/kg。2020年5月,赣州市富硒办将于都县盘 古龙珠茶业有限公司列为富硒农业产业基地。“盘 古”绿茶是江西特产,外形美观,滋味浓厚,深受消费者喜爱。
梓山酱油

梓山酱油酿造技艺所在地于都,地处赣州市东部,气候温和湿润,拥有酱油酿造的绝佳气候,亦有大量适宜大豆种植的富硒土地。梓山酱油酿造技艺主要分布在于都县梓山镇的潭头村、梓山村和龙口村等地方,现唯有龙口村技艺传承状态最好。据传,于都梓山酱油自明朝万历年间坝老曾屋开山祖华台公在此结庐筑舍始熬酱油起,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曾是清朝贡品。《于都县志》(同治版)亦有关于于都酱油技艺和特点的记载。

梓山酱油用料精细、古法酿造、制作讲究,一直以传统作坊的形式在民间流传。1971年,梓山酱油由民间作坊转为大集体企业生产以后,完善工艺配方,增加到二十八种中草药,形成秘制配方。1981年被华东地区调味品协作组称为“一级酱油”而进入国家同类产品的先进行列;1982年经国家工商局核准注册“梓山”牌商标专用权。
雩都大米

雩都大米种植于天然富硒土壤基础良好区域,采用系统化科学生产,现代化机械作业,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遵循科学种植、科学生产,种植面积达2000亩,对土壤、气候、水分把控严格,米味纯正自然,香糯绵柔甘甜,粒粒均匀饱满、晶莹剔透、质地坚硬、纤细修长。
章贡区
赣味香肠

赣南传统腊肉制品积聚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深远的腊文化历史,并成为赣南客家人招待亲朋的必备菜肴。江西赣州关刀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为赣州市肉类加工厂,始创于1959年,是一家以生产加工肉食制品为主,集屠宰、加工、冷藏于一体的专业厂家。关刀品牌创始人系陈家云记宰牛场传人,自六十年代起从事肉食品的烧烤、卤、腊、再制蛋、屠宰、加工、分割、销售等工作,在肉制品的加工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刀肉制品正是他吸取各地的精华,并在秉承外祖父罗家等先辈的技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懈努力探索和改良后精制而成的。关刀品牌先后获得“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江西省著名商标”“赣州市知名商标”“赣州市食品产业优秀品牌”“十佳美味食品品牌”等称号,是本地消费者最受欢迎的腊味产品。
沁怡玫瑰香葡萄

赣州江洪果业发展有限公司葡萄生产基地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峰山脚下,地处王田—甘霖—龙埠富硒果蔬片区,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良好,非常适合葡萄种植。目前基地种有夏黑、水晶奶油、巨玫瑰、阳光玫瑰、玫瑰香、醉金香等多个果型美观、口味宜人的葡萄品种。鲜食葡萄粒粒饱满,晶莹剔透,香甜可口,果肉细嫩,自带玫瑰香味,令人食之难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公司种植技术领先,果品果质优良,目前拥有10多个果型美观、口味宜人的葡萄品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22年生产葡萄900余吨,销售额达2348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葡萄1128亩,带动农户1120户,户均年增收3800余元,安排102名农民就业,帮扶12名贫困户脱贫。
滑子菇

滑子菇又叫珍珠菇、滑菇、光帽鳞伞,属于冬春季节极易发生的一种菌盖粘滑的木腐菌,也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滑子菇能够防止过氧化物损害机体,降低因缺硒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血黏度增加,调节甲状腺,提高免疫力,还可抑制血清和肝脏中胆固醇上升,对肝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它含有的多种抗病毒成分对病毒性肝炎有一定食疗效果,所含的一种毒蛋白还能有效地阻止癌细胞的蛋白合成,且富含膳食纤维,具有防止便秘、促进排毒、防范糖尿病及大肠癌的作用。由于滑子菇种植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所产的滑子菇质优、味美、耐贮。

江西赣州兴万家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主要研发、生产高品质食用菌产品,如滑子菇等珍稀品种,公司拥有“食用菌富硒”生产基地认证和“绿色食用农产品认证”等证书,并辐射带动赣州市周边乡镇300余农户从事滑子菇食用菌种植,解决一大批农村闲置人员。
赣县区
阳埠腐竹

阳埠乡位于赣县区东南部,其手工腐竹颇负盛名,从明朝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清代曾被选为朝廷贡品,因此阳埠乡也被誉为“江南腐竹之乡”。阳埠手工腐竹以夫妻二人家庭作坊为主,泡豆子、磨豆子、滤豆渣、起皱皮、晾晒这些工艺流程,全部由手工操作,且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工艺做出来的阳埠腐竹,无论从色泽、形状、芳香和口感,都是机械化生产出来的腐竹无法比拟的。

截止目前,全乡建有腐竹集中加工作坊5个,共有腐竹加工户200余户,腐竹年产量达500吨。2019年,“赣县阳埠腐竹”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2020年,赣县阳埠腐竹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赣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余县
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始产于明朝江西省南安府方屋塘(今大余县城东门外),至今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原名“泡腌”,大余县民间仍沿用此名,1905年成为商品销往香港,并转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为东南亚各国之席上佳肴、馈送亲友之珍品,因其产地为南安,故名南安板鸭。

南安板鸭是用大余特产“大余麻鸭”生鸭腌制而成的,精选优质毛鸭,以青草、鱼虾、稻谷为食料,在特别的自然条件下育肥,令其肉质鲜嫩。将鸭腌制晒干后,放在锅内蒸熟即可食用。食之,皮酥、骨脆、肉嫩,非其他腊味所能比。优良的传统板鸭和特殊的加工制作工艺,使其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香味悠长,且肥肉中的胆固醇已基本去掉,具有独特的风味。南安板鸭以其制作考究、外表美观、香浓味纯、咸淡相宜、瘦肉甘香、肥肉不腻、南北适合等特点,享誉国内外。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郭宁
值班编委: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