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整版特别报道: 赓续血脉写新篇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5月19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重温总书记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继续高举革命的旗帜,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赓续血脉写新篇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 斐
五月,杜鹃花开满井冈,漫山遍野涌动着火红的记忆;五月,赣鄱大地万物勃发,满目胜景如诗如画。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全国,从胜利走向胜利,共产党人的文韬武略在这里试验过、预演过。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大使命责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高质量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以上率下,掀起革命传统教育热潮——
在16.69万平方公里的赣鄱大地上,2900多处革命遗址、4万多件可移动革命文物、1万余条红色标语光耀青史。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镌刻着革命先辈的战斗足迹,闪烁着矢志不渝的信仰之光。
2022年12月8日至9日,省委书记尹弘来到南昌、井冈山,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光辉历史。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从党的光荣传统中汲取砥砺奋进的智慧和力量,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接续奋斗、团结拼搏,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的时代荣光。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革命先辈事迹。 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文涛
向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敬献花篮,深情缅怀革命先烈;在长征渡口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在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四周年之际,5月8日,省委书记尹弘率省四套班子成员在于都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江西篇章。
在省委的部署要求、示范带动下,近年来,我省各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以遍布全省的革命旧居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课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感悟信仰的力量,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宣传者、践行者。
深挖“富矿”,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
摸清红色资源家底,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性工作。2022年12月,首届红色基因传承高端论坛在南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更好挖掘利用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凝聚起团结奋斗力量,进行深入研讨交流,发表真知灼见。

▲5月12日,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演出现场。该剧以红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为主题,采用小人物加大叙事的手段,使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高科技舞台设备,让观众全景式、沉浸式感受那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福清
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实施《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关于深入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意见》,使红色资源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围绕高质量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我省建立红色基因传承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统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等8个方面26项重点工作,赓续红色血脉、擦亮红色品牌。加强红色教育培训,把红色基因传承与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中小学校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等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打造革命传统教育高地,创作推出了《邓小平小道》《一个人的长征》等一批优秀文艺精品。
红色文物“活起来”、红色记忆“热起来”、红色场馆“潮起来”……坚持守正创新、扬优成势,不断完善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江西在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迈出坚实步伐。
坚守初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在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就要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近年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把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传承,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我省紧紧扭住产业发展不放松,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吉利、紫光股份、上海建工等知名企业纷纷来赣对接洽谈、寻求合作,处处涌动着澎湃活力,展现出万千气象。
传承,体现在攻坚克难中。5月初,我省经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全省普遍遭遇大到暴雨,多地甚至出现特大暴雨,造成局部地区受灾。各地各相关部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各尽其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防汛各项工作,形成了防、抗、救全过程的整体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传承,体现在为民造福中。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
薪火相传,血脉永续。这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红土地,正奋力书写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让红色更加耀眼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文涛
“这种互动太有趣了!我可以和全息人像现场对话,亲身感受井冈山胜利会师带来的激动和喜悦。”近日,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杜鹃广场的“元宇宙·井冈”展厅十分热闹,前来“打卡”的游客李彬对沉浸式参观体验连连称赞。该展厅运用5G、虚拟现实等技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开启了数字化传承红色基因新方式。

演绎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近年来,井冈山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深情演绎革命先辈的感人故事,推出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3D电影《黄洋界保卫战》、沉浸式体验项目《再上井冈山》、话剧《支部建在连上》等红色文旅项目,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今年4月至6月,吉安市开展2023纪念井冈山胜利会师95周年红色文化推广季系列活动,打造音乐思政课,开通“井冈山—韶山”红色专线,发布“井冈山精神代代传”红色数字藏品,推出红色基因传承数字化研究重大课题……一系列活动营造了红色基因传承的浓厚氛围,做到“红色故事天天讲,红色基因代代传”,让红色文化更加耀眼、更有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井冈山红色之旅,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
《长征组歌》唱响新时代
吕诗俊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 斐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5月11日下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成员身着红军服装,深情演绎《长征组歌》。现场掌声不断,反响热烈。

这是一周内长征源合唱团在深圳的第6场演出。经历了数天的连轴转,合唱团男高声部领唱钟建平尽管有些疲惫,但只要一上台,就立刻调整状态,精神抖擞地投入演出。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换上军装,走上舞台,感觉精气神就不一样了。身为红军后代,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担当。”钟建平说,在一次次的排练、一次次的演出中,自己对红军长征历史的了解日益深刻,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血液。
钟建平所在的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成立于2010年,100多名成员来自于都县各行各业的70多个单位。近年来,长征源合唱团沿着长征线路,在广东、广西、贵州、宁夏、甘肃、陕西等地巡演,将来自革命老区的好声音在全国各地唱响。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合唱团大多数成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红军后代,血脉中流淌着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于都县文化馆馆长、长征源合唱团艺术总监邹伟民说,合唱团用长征精神提神振气,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坚持把长征故事一直讲下去,让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播撒红色的种子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 斐
5月16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人头攒动。在这里,来自天南地北的参观者回望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在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中感悟先辈们的崇高之志、英雄之气。

“请大家仔细看圆雕《石破天惊》,其中一块石块上镌刻着南昌起义打响的时间: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陈列大楼序厅,讲解员陈妍身边围着一圈参观者。声情并茂的讲述、耐心细致的解答,把听众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2007年,大学毕业后,陈妍怀揣对红色文化的热爱,进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工作。2010年,陈妍正式走上讲解员岗位。“16年来,我不仅深爱这份传播红色文化的事业,更欣喜于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走进红色场馆,重温革命历史,追寻红色足迹。”陈妍说,这也更加坚定了她做好红色基因坚定传承者、红色故事精彩讲述者的信心和决心。
2022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红色百人团”志愿服务团队招募了100余名志愿者。陈妍主动申请,成为少年团导师。
编写少年版讲解词、熟悉场馆、练习语速站姿……在陈妍的努力下,一群“小小讲解员”纷纷利用节假日,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游客引导、讲解,成为该馆一道风景线。
“一次次讲解让孩子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红色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陈妍心中愈加笃定,要当好宣传员、教导员,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黄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