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整版特别报道:“智”理有方 幸福“加码”

来源:  江西日报     |    日期:  2023年05月19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重温总书记教导

  “要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理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智”理有方 幸福“加码”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珊珊

  在宜丰县新昌镇崇文社区,自从成立了“说事中心”,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几天前,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颖召集各方代表“说事”,几天时间就协调好了辖区一处废弃厂房的修缮问题,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此前,还用半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辖区人身意外伤亡事故赔偿纠纷,避免了矛盾激化。

  崇文社区高效化解矛盾和隐患之举,是我省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打击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完善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全省平安建设的基础不断夯实,社会治理之网越织越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治安到“智”安

  人员进出刷脸认证,车辆信息智能识别,高空抛物自动抓拍,电动车充电隐患实时预警……自从建成智能安防小区以来,抚州市南城县建昌镇滨江御园小区有了全天候的安全防护,居民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同时,也让小区物业省心了不少。

  近年来,随着我省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省“雪亮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智能安防小区1.18万余个,建成比例达97.10%。

  ▲近年来,鹰潭市月湖区大力推动“智慧美城”建设,在完善小区设施配套、环境提升、安全维护的基础上,将智慧化元素全面融入建设改造中。图为月湖区梅园街道912小区的“智慧书屋”。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子波

  从治安到“智”安,一字之差,背后却蕴含着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南昌市民胡先生有切身体会。此前,他接到一个冒充电商物流客服人员的电话,没想到,几分钟后便接到董家窑派出所民警的来电,提醒他不要上当。

  为何会有如此快速的反应?原来,针对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的状况,南昌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推行三级预警劝阻工作机制,通过联合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对涉诈信息进行全量采集,加强预警研判,实施精准劝阻,进一步降低群众受骗的可能。

  变“灭火”为“防火”

  今年2月,遂川县高坪镇车下村两村民因农田灌溉引发纠纷。高坪派出所网格村警获悉后,立即联合综治网格员进行调解,他们利用自身人脉熟、地形熟的优势,很快促成双方和解。

  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看似一件件小事,却是关乎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为构建起一张高效便捷的基层治理网,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社会治理网格划分和编码规则》省级地方标准,整合规范全省统一的社会治理网格7万余个,实现城乡网格全覆盖。全省7万余名网格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发现、上报和处置问题线索,变“灭火”为“防火”,让矛盾“抓早化小”。

  以往,群众遇到农村建房等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矛盾纠纷,经常不知道上哪调解?找谁调解?如何调解?特别是各部门职能界限不清时,更是要多头跑、反复跑。如今,随着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的2.34万余个综治中心投入使用,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需“进一门、跑一地”。各地还把各类调解组织搬到网上,创新打造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变“群众跑”为“数据跑”。2022年,全省共排查矛盾纠纷39.53万件,化解率达97.52%。

  以实效求长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治理千头万绪。我省扭住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持续完善。

  针对“医闹”“校闹”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顽疾,我省探索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纠纷,在全国率先颁布地方性法规,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防范“以闹取利”现象。2022年全省医疗纠纷总量较2012年下降40%以上,近三年来全省未发生一起“校闹”事件。

  ▲寻乌县人民法院“123”法律服务团队一行三人,走在水源乡河背村的桥头,手中的国徽熠熠生辉。他们深入基层乡村开展巡回审判。摄影丨通讯员 刘慧鹏

  近年来,我省紧盯环境污染、物业服务等突出问题,打造省市县三级专业调解平台;聚焦法治乡村建设短板,在全国率先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目前,全省600余万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乡村,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风文明、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力量。

  社会治理要在实效中求长效,既考验绣花功夫,更呼唤多元力量。随着南昌“青蜂侠”、九江“浔城志警”、新余“邻里帮”等一个个群防群治特色品牌不断涌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正加快形成。

数字赋能享平安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化先

  “以前,经常有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小区,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建设了‘智慧平安小区’,非本小区的居民很难进入,感觉安全多了。”5月15日,家住南昌市红谷滩区红谷春天社区居民许文福谈及数字赋能的新生活,心里暖暖的。

  ▲5月28日,南昌市青山湖区京东镇塘南村口安装的5G人脸识别摄像头。

  许文福眼里的数字赋能,其实就是南昌市红谷滩区打造的“鸿鹄之智”治理品牌。这个治理品牌在“智慧平安小区”“雪亮工程”等市民生产生活类应用平台基础上,实现指挥中心、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一体化运行,全区181个基层综治中心联动管理、千余名网格人员扁平调度,构建“一体化运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工作体系。

  “鸿鹄之智”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收集,及时研判共享,推动社会治理向实时化、动态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变。比如,“鸿鹄之智”可以关联门禁、道闸、监控等设备,可自主采集人口、车辆及重要场景视频数据,自动为基层网格员建立社区基础台账。

  “鸿鹄之智”还融合“天网”“地网”“智慧平安小区”等各类治理资源数据,接入9413个“雪亮工程”视频监控、5.3万余个社会资源监控探头、100个建成“智慧平安小区”,汇聚综治基础数据125万条。通过自动比对研判,“鸿鹄之智”实现了非小区常住人员、7人以上群租房、水电气缴费异常、消防通道堵塞等情况的排查和预警。得益于“鸿鹄之智”运行,2021年至今,红谷滩区每月矛盾纠纷排查数均在350件以上,月均办结率达95%。

“述”出民生福祉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文涛

  “法治述职评议推动‘一把手’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在法治建设中紧贴民心。自去年6月在台上述职以来,我积极推动培育三支党员服务小分队,以便民服务为切入口,压实法治建设责任链条,努力提升居民法治素养。”5月15日,作为现场述法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之一,吉安市吉州区古南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志敏介绍。

  2022年以来,吉安市建立会议述法、领导点评、述职评议、整改督察、结果运用等全链条机制,推动法治述职评议从“纸面”到“台上”,使其成为评价领导干部的“一把尺子”,倒逼党政主要负责人把法治建设职责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

  推动法治述职评议增进民生福祉,古南镇街道党工委今年组织该街道城南社区石化小区,建立了一支由楼栋长牵头、居民参与的义务巡防队。在日常巡防工作中,队员们既是化解家庭矛盾、处理邻里纠纷的一把好手,又是开展普法宣传、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形成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为居民营造了安心、舒适的和谐社区。作为一名楼栋长,我在政策宣传、义务巡防、矛盾调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为法治建设增添‘栋’力。”该小区楼栋长吴锦泉说。

贴心服务解民忧

肖龙天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海斌

  “感谢你们的帮助,解了我的后顾之忧。”近日,樟树市大桥街道土塘村村民叶泉辉将一面锦旗送到市综治中心,感谢调解人员真情调解,帮他解了难题。前不久,叶泉辉父亲在敬老院摔伤,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经市综治中心调解,纠纷得到了妥善化解。

  樟树市发挥综治中心“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及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水平,带动形成市乡村三级联动和左右协调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以往,群众反映诉求要多地跑、往返跑。樟树市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市综治中心整合信访、法院、司法、劳动仲裁、环保、应急、12345热线等部门及各行业调解组织力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实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站办结”,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多元化解,实现群众办事“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为将群众的问题诉求解决在基层,樟树市聘请18名政法综治战线有调解经验的老干部,成立“首席调解员”队伍,实行“市领导+首席调解员”包案处理和“属地牵头、行业配合”等方式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目前,全市以乡级综治中心为依托,成立“卢桂儿调解室”“尹云根调解室”等32个品牌调解室,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黄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