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进 铸警魂】陈信友:坚守一方净土 温暖一方群众 确保一方平安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4月18日 | 制作: 周章云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公安机关典型宣传工作,持续深化公安英模教育,切实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萍乡公安开设【学先进 铸警魂】专栏,择优对全市各级公安陈信友,男,汉族,江西萍乡人,1985年11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1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萍乡市公安局安源公安分局后埠派出所副所长兼二南塘责任区社区民警。从警以来,陈信友心系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曾先后荣获市局、分局优秀人民警察、优秀社区民警、群众最满意社区民警,安源区五星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萍乡市最美声音榜样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市局嘉奖4次。
穿着警服,带着一支笔、一本社区民警工作日志,背着斜挎包,敲开辖区群众的家门……每天清晨,社区民警陈信友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而这一干就是十年。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陈信友十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层,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融入到为民服务中,认真做好每一件家长里短的“小事”,用平凡的坚守,搭起警民“连心桥”,与辖区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在平凡的奔波里书写不凡,漫长的岁月间守望初心。
暖心为民 他是辖区群众的服务者

走访辖区居民、开展安全检查、帮扶困难群众、调解矛盾纠纷、掌握社情民意、服务人民群众……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服务更多的群众,陈信友制定行程表,将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他的足迹无数次遍布每一个角落,因为爱转,辖区内的情况都刻在了他的脑子里,辖区各项工作他不仅能做到“一口清”,还是一张“活地图”,辖区有多少人口、多少学校、多少场所、位置在哪里,甚至是谁住哪里他都了如指掌。同事问起他过节不回家聚聚?他总是说,这里更需要我。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凡是解决不了的事情,群众都愿意找他,只要能帮的他都有求必应,因此他的警务室每天都是热热闹闹、人来人往。“楼下有人打架,请赶紧来处理。”陈信友接到辖区居民电话后火速赶往现场,在现场看见杜某家里有几个人扭打在一起。见他来了,打架者纷纷停手找他评理。原来俩邻居因门口丢垃圾的事吵架,并升级为家庭成员一起参与的多人肢体冲突。陈信友看见有人受伤,一边让家属立即带伤者去医院治疗,一边固定证据开展调查。为避免邻里小纠纷导致双方结梁子,陈信友多次往返于两家从法理情等方面逐个讲透利害关系,做通思想工作,最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走访过程中,陈信友发现辖区有一名因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颅骨大块骨折,经治疗留下难看的疤痕而一度非常自卑的青年男子唐某,从群众口中得知其成天窝在家里,自从车祸后就没出过一次门,活生生从一个阳光帅小伙变成了自怨自艾的“愁老头”。陈信友不忍心看到唐某的处境,利用走访契机,与他从开始的拉家常到后来的无话不谈,想尽一切办法开导他,在隔三岔五的走访中慢慢建立起深厚的友谊,陪他出门晒太阳,陪他一起外出办事,帮助唐某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渐渐地,唐某敞开了心扉,在陈信友的鼓励下穿上红马甲成为义警队伍的一员,主动要求参与巡逻,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微成炬,投入到无限的为民服务中。
夯实基础 他是辖区安全的守护者

陈信友所服务的社区作为外来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治安形势非常复杂,特别是对流动人员的管理,难度很大。面对困难,陈信友主动迎难而上,充分发动社区居委会的力量,让居民主动申报出租屋外来人员,通过多方宣传,让村民认识到,只有申报好自己出租屋的外来人员,才能做好治安防控。有次,陈信友走访时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一些年轻小伙叫了网约车,会在凌晨搬走租房内的电脑。陈信友早就对这些小伙产生了怀疑,他们屋内摆着好几台电脑,每日足不出户,吃饭也靠外卖解决,对着电脑啥事不干。通过进一步调查,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个电诈窝点。为避免打草惊蛇,陈信友带领队员在现场蹲点守候。凌晨2时,将这些正准备搬电脑离开的多名男子一举抓获,成功破获一起信息网络犯罪案。

听到老百姓一句句真诚感激的话语,成了陈信友夜以继日砥砺奋进的一根根能量补给棒。
务实推新 他是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陈信友积极主动作为,创新“三级”责任包干制度,织密队伍内部防护网,确保单位内部人员零感染。疫情期间,陈信友聚焦内部管理,创新以钉钉日志为抓手逐人逐项压实责任,以每1名所班子成员包干3-5名民警,每1名民警包干3-5名辅警,分解全所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以“人工+科技”手段流程管控,开发健康打卡日志,按包干责任表检查核实。做好内部疫情防控的同时,他主动要求到疫情防控最前线工作,积极联系协调卫生部门、社区干部处置涉疫警情几十起。

杜绝“民转刑”事件,他全面梳理4年以来27288起警情,发现纠纷类案事件接处警数占全所纠纷接警总数68.5%以上,其中三大商圈(润达国际综合体、梦想天街、步行街)的矛盾纠纷突出。为解决这些痛点和难点问题,他创新三级联调——构建警调新体系。对一般性的矛盾纠纷由社区民警主导社区干部调解,处置在小,化解在早;对重点矛盾纠纷及一级调解不成功的,由派出所副所长协同司法所等部门进行二级调解;对有群体性事件苗头和重大隐患的疑难矛盾纠纷、多次调解未果的由派出所所长联合律师进行三级联合调解。通过内调解平台+外联动机制相互协同,充分发挥多级力量,进一步提高了调解效率,减少了辖区治安案件的案发率,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


在涉及民事、治安等复杂交织的矛盾纠纷时,利用“后埠派出所-雍文律师事务所”融解机制,通过律师现场答疑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使大多矛盾纠纷能够在法律的框架下,通过讲情、说理得以圆满地调解和处理。今年7月初,辖区发生一起时间跨度长且化解难度大的纠纷。双方当事人因男女感情且涉及民间借贷等多起民事纠纷,双方及各自家属亦参与其中,进而演化为伴有肢体冲突的矛盾纠纷。接触过程中,双方互不相让,针锋相对,陈信友邀请律师参与调解、现场普法,告知起诉成本和程序,分析事情利弊,经过多方耐心细致做工作,最终双方达成谅解。
在社区这一块儿“责任田”上,陈信友始终辛勤耕耘,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和谐,他用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书写着一颗为民、爱民、利民的赤子之心。(文/图王婧、潘林、张颖健)
值班编辑:肖哲
值班审核:何柳斌
值班编委:傅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