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发布今年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3月21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冬春交替,昼夜温差起伏,季节性传染病进入了高发和流行期。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流感防治的特色和优势,日前,在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江西)牵头制定了《2023年江西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提出了中医药对流感的认识,针对成人和儿童不同证型分别推荐了中药方药,提出流感防治的中成药和非药物疗法。

  《方案》提出了中医药预防春季流感的方法,除了发布的成人和儿童中药预防经验方外,还可以通过闻艾香、灸中脘、神阙、关元以及艾叶泡脚来预防流感。

  《方案》在成人诊疗方案中提出了轻症、重症以及恢复期的治则治法,推荐了中药基础方及加减、中成药以及服法等。并提醒以上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并发症、慢性基础病史的患者,随证施治。

  《方案》在儿童治疗方案中除了推荐中药方药和中成药外,还提出了一系列简便验廉的中医外治法,家长还可以通过食疗,推拿、耳穴、敷贴和香佩疗法等外治法开展中医药干预,帮助孩子更快改善症状,早日恢复健康。更多详细中医药预防防治建议请扫二维码,上江南都市网了解。

  中医药预防防治

  (一)药物预防

  1、儿童流感预防方

  药物组成:太子参6g、金银花3g、连翘3g、荆芥3g、紫苏叶3g、炒山楂3g、陈皮6g、芦根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300毫升,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2、成人流感预防方

  (1)代茶饮方:太子参3g、金银花3g、藿香3g、桔梗3g、甘草3g。每日1剂,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2)玉屏护卫颗粒:生黄芪12g、防风10g、白术10g、银花10g、连翘10g、贯众6g、佩兰10g、陈皮10g、苍术10g、桔梗10g。每日1剂,水冲服,分两次温服。

  (二)热敏灸预防

  (1)闻艾香

  每日闻热敏灸艾条的艾香数次,每次30秒钟。热敏灸艾条中纯净艾绒的芳香成分及羌活、独活、细辛、川芎中芳香药性具有很好的芳香醒脑,敏化嗅觉,净化鼻咽内环境,提高鼻咽部免疫力的作用,闻艾香可宣发肺气,预防外邪上受。

  (2)施艾灸

  选穴:中脘、神阙、关元

  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如图)

  神阙: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如图)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如图)

  操作方法:循经往返悬灸。施灸时艾热在施灸穴区附近缓慢移动,找到热感有渗透、远传、扩散、舒适等特殊感应的位置,进行重点循经往返动灸。

  灸量:每日一次,每次施灸约45分钟。

  在上述基础上,能够接受麦粒灸者,对足三里穴加麦粒灸,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施灸过程中,被施灸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注意用火安全,及时处理艾灰,避免火星灼伤皮肤或者衣物等;施灸后4小时内不宜洗澡。

  (3)艾泡脚

  每天用热敏灸艾条半支放入1000毫升热水中泡脚30分钟,至额头或者项背部皮肤湿润或微微汗出为佳。

  本方案一艾三用,通过艾条芳香气味,宣发肺气;应用动灸手法高效激发艾灸得气,调动人体自身抗病机能,化湿运脾;通过艾叶泡脚,温暖太阳经脉,温助卫阳。每日一次。

  儿童中医治疗

  (一)中药辨证治疗

  1.风热犯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不适,咽痛,咳嗽,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疏风清热,辛凉解表。

  推荐方剂:银翘散加减。

  药物药物组成:金银花6g、连翘6g、桔梗6g、淡竹叶6g、牛蒡子6g、薄荷(后下)3g、荆芥6g、淡豆豉3g、芦根6g、炒谷芽6g、生甘草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00ml,分两次服用,或根据患儿年龄酌情增减剂量。

  推荐中成药:抗感颗粒、山蜡梅叶颗粒等。

  2.风寒束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明显,无汗,头身酸痛,鼻塞流涕,咽不痛,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淡红。

  治法: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推荐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

  药物药物组成:荆芥6g、防风6g、羌活6g、独活6g、柴胡6g、茯苓6g、川芎6g,苏叶6g、枳壳6g、前胡6g、桔梗6g、甘草3g。

  用法:同上。

  推荐中成药:正柴胡饮颗粒、午时茶颗粒等。

  3.热毒袭肺证

  临床表现:持续高热,咽痛或咽喉溃烂,鼻塞流涕,咳嗽剧烈,咳痰黄稠,气促鼻煽,甚者口唇青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泻肺,宣肃肺气

  推荐方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药物药物组成:麻黄3g、苦杏仁(后下)6g、生石膏(先煎)10g、芦根10g、薏苡仁10g、冬瓜仁9g、桃仁6g、川贝3g、桔梗6g、金荞麦根6g、炒谷芽9g、甘草6g

  用法:同上。

  推荐中成药:六神丸、连花清瘟颗粒等。

  4. 湿遏卫气证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身重疼痛,恶心呕吐,便溏不爽,纳呆,腹痛;舌淡红,苔腻,脉濡。

  治法:芳香化湿,宣表和卫。

  推荐方剂:藿朴夏苓汤或三仁汤加减。

  药物组成:藿朴夏苓汤:藿香6g、厚朴6g、杏仁6g、半夏6g、茯苓6g、生苡仁6g、白蔻仁(后下)6g、淡豆豉6g、泽泻6g、猪苓6g。

  三仁汤:杏仁6g、薏苡仁10g、白蔻仁6g、滑石6g、淡竹叶6g、厚朴6g、通草3g、法半夏6g、莱菔子6g、甘草3g。

  用法:同上。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二)外治疗法

  1. 推拿疗法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肺经,拿风池。

  临床表现咳嗽者:按揉天突,分推膻中,揉乳旁揉乳根,擦肺俞。

  临床表现发热者:风寒者加揉一窝蜂,揉外劳宫,推三关。风热者加清肺平肝,退六腑。

  临床表现鼻塞、流涕等头面部不适症状者:黄蜂入洞,揉迎香。

  临床表现肌肉酸痛、恶风等周身症状者:按揉合谷穴,拿风池,肩井等穴。

  2. 耳穴疗法

  耳尖、屏尖、肺、肾上腺;伴有咳嗽者加肺、脾、对屏尖及神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日贴1次,双耳交替压贴。

  3. 穴位敷贴

  大黄、薄荷等草药研成粉,生姜汁调制成直径为2~3cm、厚度为0.5cm的药饼。将药饼放在贴膜内,贴于大椎、涌泉;伴有咳嗽,敷贴天突、膻中。

  成人中医治疗

  1、轻症

  (1)风热犯卫证

  临床表现: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咳嗽痰少,口干;舌边尖红,苔薄或微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辛凉解表。

  推荐方剂:银翘散加味。

  药物组成:银花10g、连翘10g、竹叶10g、荆芥10g、牛蒡子10g、淡豆豉10g、薄荷6g(后下)、甘草6g、桔梗10g、芦根10g、贯众6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推荐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山蜡梅叶颗粒等。

  (2)湿热犯肺证

  症状:发热,背部恶寒,咳嗽,痰少,咽干,鼻干,口渴,尿少;舌质红或淡红,苔厚腻,脉浮。

  治法:清热化湿,止咳解表。

  推荐方剂:杏仁汤。

  药物组成:桑叶10g、杏仁10g、连翘10g、滑石6g(包煎)、茯苓10g、白豆蔻10g(后下)、黄芩10g、梨皮2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推荐中成药:清热化湿抗毒方等。

  (3)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发热或未发热,无汗,身痛头痛,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推荐方剂:荆防败毒散。

  药物组成: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0g、前胡10g、枳壳10g、茯苓10g、桔梗10g、川芎6g、甘草3g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推荐中成药:散寒除湿抗毒颗粒、午时茶颗粒等。

  2、重症

  (1)热毒袭肺证

  临床表现:高热,咳喘,痰黏,痰黄,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推荐方剂: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味。

  药物组成:麻黄6g、杏仁9g、甘草6g、石膏15g、芦根30g、薏苡仁15g、冬瓜仁15g、桃仁9g、黄芩10g、连翘1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推荐中成药:安宫牛黄丸、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2)气血两燔证

  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苔黄,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推荐方剂:清瘟败毒饮加减。

  药物组成:生石膏 30-60g(先煎)、知母 30g、生地 30-60g、水牛角 30g (先煎)、赤芍 30g、玄参 30g、连翘 15g、丹皮 15g、 黄连 6g、竹叶 12g、葶苈子 15g、生甘草 6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先煎石膏、水牛角,每次100ml-200ml,每日两到四次,口服或鼻饲。

  (3)毒热内陷、内闭外脱证

  临床表现:神识昏蒙,唇甲紫暗,呼吸浅促,或咯吐血痰,或咯吐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舌红绛或暗淡,脉微细。

  治法:益气固脱,泄热开窍

  推荐方剂:参附汤加味合安宫牛黄丸。

  药物组成:人参30g、附子(先煎)10g、山萸肉30g

  服用方法:上方水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半丸-1丸,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每6小时口服1次,也可鼻饲或结肠给药。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

  3、恢复期

  (1)气阴两虚、兼夹湿热证

  症状: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自汗、纳差、尿黄;舌质淡,少津,苔薄,脉弦细。

  治法:清热益气,化湿生津。

  推荐方剂:李氏清暑益气汤。

  药物组成:人参9g、甘草6g、黄芪15g、当归9g、麦冬9g、五味子6g、青皮6g、陈皮9g、神曲9g、黄柏9g、葛根9g、苍术9g、白术9g、升麻6g、泽泻9g。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服用。

  推荐中成药:扶正祛湿抗毒方、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

  (2)阳虚寒凝、痰滞血瘀证

  症状:胸闷气憋,动则气促,阵发性干咳、呛咳为主,或咳少量白痰,面白怯寒。舌质淡暗,苔薄白或腻,脉沉弦或涩。胸部 CT 提示肺间质病变征象明显。

  治法:温阳散寒, 化痰行瘀。

  推荐方剂:温肺化纤汤。

  药物组成:鹿角霜15g、肉桂4g、炮姜10g、生麻黄10g、熟地黄20g、炒芥子10g、 炙甘草6g、地龙10g、土鳖虫10g、川芎10g、燀桃仁10g、红花10g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400毫升,分两次服用。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