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人自古爱读书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3月16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众所周知,江西人爱读书,这里有着中国创立最早的书院和数量最多的书院。江西人不仅爱读书,江西金溪的浒湾还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出版中心之一,曾经全国读书人的课本,全国的戏曲小说,甚至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等,也是从这里推广开来的;正是这里的书商前赴后继在北京开设了许多书店,因此闻名中外的北京著名文化街琉璃厂最早也是江西人开辟出来的……

浒湾绘图

  历史就是过往,文化是过去时光中最耀眼的星辰。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从事江西历史文化研究几十年的江西籍文化学者毛静认为,浒湾作为古代重要的出版中心和有着遍布全国的书商,让江西在文化传播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这里所进行的中国图书的生产和贸易,曾深刻影响了其他地方乃至中国的小说,甚至对中国小说史和文学史都有所推动”。

  强有力IP,江西书院创办最早地位之崇无人可比

  江西的书院文化是毛静研究的重要内容。他认为,江西在书院文化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是属于我们的强有力IP,“江西书院创办之早,延续之长,影响之大,保存之好,名师之多,造士之众,地位之崇,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

  如中国第一个被历史记载及有文献支持的书院是设立于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的江西丰城罗山书院,后来又有了高安的桂岩书院,奉新的梧桐书院、德安东佳书院、泰和的匡山书院,都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一批书院。

  书院真正意义上具有教育功能是在晚唐,那时天下大乱,很多人没法外出求学,那些返乡归来的读书人就在本乡开办小型的读书院。这些退休回来的高官们,一不小心把“村小”办成了“985”或“211”,比如义门陈氏东佳书院、胡氏华林书院。高安人幸南容曾当过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全国最高学府的掌门人,他回乡办的桂岩书院,相当于大学校长回家搞民办学校,教学标准依然是按照双一流的水平,所以这样的书院不火都不行。晚唐越是战乱的时候,这种民办私学书院就越多,中国传统文化正是靠这些书院,才得以代代相传。

  南宋时期,理学大儒朱熹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创立了著名的“白鹿洞学规”,即《白鹿洞书院揭示》。这个学规,为中国的书院制度提出了行业标准,堪称“书院系统的ISO”。毛静在其他各大书院都能看到这套标准,乃至汉文化圈的书院里,特别是有着“韩国精神文化首都”之称的安东地区,“他们的书院都沿用了白鹿洞书院的学规”。

  毛静认为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院,代表中国书院的价值观念;鹅湖书院,则象征着中国书院的思辨意识。到现在为止,抚州的乐安县还有22座书院,金溪县也有将近20座,再加上抚州其他地方书院的遗存,“抚州保存下来了50座左右的古代书院,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

  江西书院拥有的辉煌在毛静看来,都是有历史铺垫和支撑的必然发展。书院开启了历经千年的中国“私学”之路,它是我们特有的教育文化,也深刻影响着汉文化圈。汉文化圈的发源地在中国,中国的发源地则在江西,因此江西的书院文化也具有世界性。

  《西游记》最早是在江西书商传播出去的

  江西自古就流传有“临川才子金溪书”的说法,享誉古籍收藏界的“金溪书”,就是指金溪县的浒湾木刻印书,也是这些年毛静着力研究的江西古代“出版”历史。位于抚州金溪县的浒湾镇,木刻印书始于明代中期,盛于清代,凡经、史、子、集、戏曲话本、书法碑帖,在这里都能刻版刊行,也称“江西版”。

浒湾前后书铺街和礼家巷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学者郑振铎在厦门大学做演讲的时候,曾列举了清代以来中国四大出版中心,江西的浒湾就是其中一个。毛静经过研究发现,“一个小小的浒湾镇,曾经聚集了100多家书坊,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相当于有100多家出版社,而现在全国只有北京才能有这样的规模”。100多家书坊在浒湾生产过5000多种以上的图书,“这让江西人在文化传播上一直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分量不亚于现在的央视和湖南卫视”。

日本所藏翠筠山房刻本《西游真诠》

慈眉善目的唐三藏

  采访中,毛静透露,第一个发现《西游记》稿本,并首先将它刊刻出版的,就是金溪书商。《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西游记》版本,被称为后世几百年来各种版本《西游记》的“祖本”,学术界命名它为“世德堂本”。它现存四套,分别保存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日光山轮王寺、日本天理图书馆、日本浅野图书馆。另一个是著名思想家李贽点评的“大业堂本”,书名是《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分别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内阁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等处,为各馆著名藏书。《西游记》的这两个版本以及清初的翠筠山房,道光年间的“绣谷锦盛堂”等,清一色都是来自金溪人开的书坊。

  毛静感叹,让这部名著得以昭示天下是金溪书商的历史功绩。当然,毛静研究《西游记》与浒湾的关系并没有就此打住,沿着这条线索,他正在探究另一个或许更震惊世人的真相。

  周亮工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收藏家。他的家族原籍是南京,在宋代的时候迁到抚州,再迁江西金溪,也就是今天的合市镇栎下村。金圣叹批评的《水浒传》编就后,周亮工注意到这部书的价值。后来金圣叹死于非命,周亮工就出资刊刻了金圣叹的《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天下才子必读书》,对此书的流传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京城琉璃厂最初是由江西书商开辟出来的

  北京有一条起源于清代的著名文化街,当时各地到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人文荟萃的古玩书画文化街市,也就是现在闻名中外的北京琉璃厂。毛静通过调查发现,北京的琉璃厂最初就是由一群来自江西浒湾的书商开辟出来的。“我在金溪县调查了许多家族的族谱,他们祖先明末清初都在北京开书店,琉璃厂基本上就是江西人弄起来的。”

浒湾雕版印刷精品

  很多史料都提到,北京琉璃厂的兴起,是一位江西人因屡试不第,索性把身边的盘缠全用来经营图书,竟然由此致富。后来他的子孙继承此业,并带出了一帮江西书商在北京经营图书贸易,使琉璃厂一带逐渐在明末清初形成了文化市场,兴盛至今。

  毛静告诉记者,第一位到北京开书店的李惟清,是江西金溪县合市镇田西村人。李惟清在经营图书业务上眼光独特,他先四处收购一些珍稀古籍,再待价而沽,往往能获得几倍的利润。

  以全形拓和篆刻名世的周希丁(1891年-1961年)是琉璃厂古光阁店主,他的家族被毛静评价为“金溪书商第一家”。金溪乌石的周家经营书店从明万历到民国,前后时间长达500多年,其中第六代书商周士鹏在二十来岁时只身南走千里讨债,广东客商拿不出现金,愿意把手头一批雕版作价清偿,内容是《三国演义》等畅销小说的书版。周士鹏一见大喜,载之北归,重操家族书肆旧业,在南北二京连开两家书肆,南京的取名“五云堂”,北京的取名“鸣凤楼”。

  在浒湾五百年图书史上,两仪堂和三让堂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个书坊虽然不是创办最早,也不是最大的堂号,但却是规模较大、影响很广的两家书坊。他们出过《尔雅注疏》《左传句解》《东莱博议》《四书备旨》《四书引解》《楚辞灯》等经部书;《汉书》《十七史蒙求》等史部书;《神农本草经合注》《本草纲目》《种痘新书》《五方元音》《地理铅弹子》等子部书;《西堂全集》《两当轩诗词钞》《国朝名文春霆集》等集部书。在子部书中,又有不少野史、戏曲、小说,如《熙朝新语》《东华录》《太平广记》《孝义琵琶记》《红楼梦》等。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国内书坊所有的品种。

余氏大文堂在上海《申报》投放的广告(1897年)

  琉璃厂的形成最初主要是靠书市,到清初就已经形成了图书市场。乾隆为《四库全书》征书后,琉璃厂空前繁荣,上至大公大臣,下至普通读书人,甚至朝鲜等国的外交使节,都会到琉璃厂来淘书。在很多年前大火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就有不少的戏份都表现了纪晓岚平日里最爱逛琉璃厂。很可惜,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阻断了南北交通要道,使得金溪人无法把生产的图书送到北京,于是他们把手上的店铺转卖给了当地的徒弟,匆匆撤离了琉璃厂。

  毛静透露,他是2004年在全省各地旅行的时候,被朋友邀去浒湾,“当时看到那里的古代街巷,心里就咯噔一下,后来陆续被动地接收了各种各样关于浒湾的信息,慢慢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所以直至七八年后,他才真正发力去研究浒湾。再过几个月,毛静的《籍著中华——明清时期金溪浒湾雕版印刷研究》或许就能够出版上市,它将是第一本研究浒湾雕版印刷历史的图书。

  江右商帮兴学助教让江西爱读书蔚然成风

  赣商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帮”,称雄中华工商业900多年,最早兴于北宋时期,当时江西地区人口达446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10,位居全国首位。于是,江右商帮以人数之众、操业之广、实力和渗透力之强,成为中国古代实力最强商帮。

  毛静去了扬州才知道,扬州人特别崇拜的八大盐商,前5名全是江西人。其中吉安庐陵县人周扶九是扬州最大盐商,资产达5000万两白银,富可敌国,是民国初期的中国首富。周扶九后来又进军上海,他去世的时候租用的是前清慈禧和光绪出殡的仪仗规格,整队仪仗从北京坐火车来到上海,替他出殡,在上海引起很大轰动。扬州的中国淮扬菜博物馆,就设在江西上饶籍大商人卢绍绪的家里,“那可是有6100多平方米,前后进深达百余米,共有九进院落的豪宅呀”。

扬州的江西盐商卢绍绪宅

  江右商人大多亦商亦儒,其中不乏创业成功后又读书考取功名,或者做官致仕后又重操旧业、二度创业成功的例子。第一个到北京开书店的李惟清就出身书香世家,父亲环湖先生早年就以写诗闻名当时,李惟清在北京时陪同父亲读书习字,以举业为唯一追求目标。后来有一天忽然醒悟,决定放弃科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投资图书贸易。

  李惟清性格侠义,并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有时穷书生到他那里看书抄书,他也热情欢迎,不买也不生气;有的读书人看中了某书,身上钱不够,他也相信对方,让他把书先拿走,有空再来付清欠款。人们都知道他的为人,都愿意跟他打交道,所以他在北京的书界名气很大。大家都把书店当成了聚会场所,当然也都乐意为他做些文字宣传,使李惟清的名气更是不胫而走。

  古时江西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大基地,江右商帮自然会受到影响,儒家思想始终在他们的商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以义为利”在他们的头脑中可谓根深蒂固。江右商帮热衷于回馈家乡,普遍存在乐善好施的义举,他们在外赚得的钱财,带回来大量地用于兴私塾、办书院、助科举、救灾赈荒、修桥铺路等社会性公益投资,使得江西教育得以发展,学田得以收租,江西的书院数量和规模居全国之冠,文化大幅进步,在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所以,江西人读书风气浓郁,也离不开江右商人的鼎力支持。

  从古至今,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回望历史文化,我们当下每一步的发展,需要站在历史文化的肩膀上不断向上攀爬。毛静表示,古代的江西具有强大的文化“顺差”,顺差使我们的文化不断对外输出。当下做江西文化的历史研究,要有着独立的思想,要有新的发现和新理论,才能正确构建出真正优秀的江西文化。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实习生王砚楠

  图片来源:毛静《籍著中华——明清时期金溪浒湾雕版印刷研究》(即将出版)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