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江西银保监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接受专访,畅谈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提振消费信心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3月14日 | 制作: 严佳成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陈孝、本报全媒体记者范晶
2022年,江西全年经济总量首次迈上3万亿元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紧扣全省经济增长点,居民消费需求出现新特征新趋势,如何维护好金融消费者权益?
2023年,随着一系列优化防控措施接续落地,各类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正轨,市场出现回暖迹象。我省将如何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安全放心的金融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在“3·15”前夕,本报记者专访了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相关处室负责人。
推动辖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据介绍,2022年以来,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推动辖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深化共建共享,汇聚金融消保工作合力。一是深化辖区监管协作机制。依托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江西省)及一行三局省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管合作机制、省级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与多部门协调联动,扎实推进投诉处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金融教育、金融广告治理、普惠金融等工作跨部门监管合作,提升监管合力。二是构建辖区金融消保自律机制。指导推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支付机构设立江西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行业自律机制,31家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江西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行业自律公约》,强化行业自律管理,营造辖区金融消保良好氛围。
涵养人民情怀,积极稳妥化解投诉纠纷。一是持续打造12363金融暖心热线。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运用好“12363”工作法,着力优化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加大对集中性、重复性投诉、热点难点问题的综合研判和诉源治理,毫不松懈确保12363热线服务不掉线、不断档,努力将12363打造成为帮助老百姓解决金融消费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的“暖心热线”。压紧压实金融机构投诉处理主体责任,持续督促金融机构主动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放在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履行投诉处理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及时有效处置投诉。二是深入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设立江西省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指导全省因地制宜建设形成的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省、市、县、村四级联动的江西金融纠纷调解新格局已基本建立。推动金融纠纷诉调对接机制高效运作,指导金调委与南昌西湖区人民法院签订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着力完善金融纠纷“调解+司法确认”的一站式解决模式。
持续守正创新,金融宣传教育出新出彩。一是统筹开展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加强和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发挥网格化作用,扎实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6月“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9月“金融知识普及月”等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组织策划“红色金融耀赣鄱 消保为民携手行”和“重走红色金融路 消保为民赣鄱行”等主题活动。统筹相关部门联合开展“金融知识联合宣传月”启动仪式、走进小平小道红色金融巡讲活动,创新赣江两岸灯光秀宣传形式,开展金融机构优秀宣传作品及活动评选活动,设立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微信公众号宣传专栏,累计推送宣传作品52期,5项金融知识宣传作品被国家反诈中心官方微博、人民银行总行“成方三十二”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平台推介,江西省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品牌成功打响。二是积极培育金融教育示范基地。持续拓展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覆盖面,建立完善市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及管理机制,截至2022年末,全省共命名11家省级、3家市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示范效应,确立“1+8+N”建设思路,畅通线上宣传路径,构建“基地+阵地+站点”三维金融知识宣传新格局。三是扎实开展金融素养调查。结合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研究工作,持续做好辖内老年人金融素养跟踪调查,及时运用调查成果指导老年人金融教育工作,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强化科技赋能,金融广告治理更加精准细致。一是持续推进金融营销宣传管理。切实履行江西省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将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纳入金融消保监管体系重要内容,强化金融营销宣传行为行业自律管理,广泛宣传防范非法金融广告知识,提高金融消费者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有效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二是有效运用金融消保监管评估手段。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重点领域加强金融消保监督检查,从严从快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有效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评估工作,注重评估结果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对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提升评估工作权威性和规范性。
坚持服务大局,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一是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普惠金融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强化与政府部门、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高质量完成普惠金融指标填报分析工作,设计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顺利完成省级年度分析报告,系统评估我省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二是稳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继续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覆盖面,持续提升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服务水平,积极助力赣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社区等多类型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
营造安全放心的支付服务环境 提振消费信心
2023年,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将坚守“支付为民”初心使命,持续发挥支付助力消费复苏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支付服务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一是服务促进消费活跃。指导省内支付服务主体积极承接政府消费券发放,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支付促消费活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引导消费者使用银行卡、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进行消费,促进消费市场复苏与增长。
二是技防保障支付安全。组织省内支付服务主体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建立健全交易监测机制,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支付交易信息安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宣传强化安全意识。组织省内支付服务主体广泛开展支付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银行卡安全使用、个人支付敏感信息保护、防范涉诈涉赌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普及,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守护好资金安全。
典型案例:成功调解一起金融消费者非诉讼金融纠纷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深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运用,近日,某银行鹰潭市分行在当地人民银行指导下,成功调解了一起金融消费者非诉讼金融纠纷。
金融消费者余某于2016年10月在某银行鹰潭市分行办理一笔住房贷款,但受疫情影响,自2021年以来,其还贷记录时断时续,经银行多次提示催收,最终还是因多次逾期面临被诉风险。但该银行并未“一诉了之”,经多次协商了解到,余某尚有一笔“压箱底”的钱——其配偶名下的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可解燃眉之急,但苦于其属于婚前购房,提取配偶公积金存款受限,一时难以变现。
经当地人民银行金融消保部门及该银行消保部门的积极协调,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对居民正常购房消费给予了充分理解,批准了客户余某提取配偶名下公积金用于归还按揭贷款本息的请求。客户余某怀着感激的心情于2022年12月3日在银行一次性结清了全部拖欠贷款本息,同时带来一份《感谢信》,为人民银行和银行热情的工作态度和急客户之所急的服务诚心“点赞”!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这是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践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