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用心守护“少年的你”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3月13日     |    制作:  江南小编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张文琪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段萍

  “80后”姑娘刘莹是抚州市乐安县检察机关的一名司法警察,从业这么多年,她接手过许多复杂的案件,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这些丰富的工作经验让她在遇到各种情况时,都能够从容应对。唯独在碰到涉事涉案的是未成年人时,她会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2020年8月,她与同事一起创立了乐安县“刘莹姐姐工作室”,专注未成年保护的工作。从最初的3名成员到如今的3000余名,她们开展了2000余场未成年人法治宣讲,实现全县176个行政村27社区全覆盖。今年,“刘莹姐姐工作室”还荣获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称号,这群姐姐们对未成年的无私帮助与爱护,深刻地展示了什么是当代雷锋精神。

  守护孩子,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

  在工作室成立初期,她们曾去一所特殊学校看望那些儿童,在那里她们遇到了一名叫鹏鹏的自闭症男孩,让她们至今都印象深刻。

  当时,她们带着小礼物来到学校准备分发给小朋友,这时,发现有一个小男孩躲在角落里自顾自地玩。工作室成员想走向前把礼物给他,哪知刚靠近他,这个小男孩就尖叫起来并不停地拍打头部,脸上露出惊恐万分的表情。老师连忙上前进行安抚,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才渐渐平静下来。

  “他是自闭症儿童,特别认生和敏感。”老师解释道,对于这类儿童来说,一切陌生的事物都会让他们有戒备心。“自闭症儿童难以与身旁的人建立感情,他们对各种感官刺激都会产生异常反应。”老师补充道。

  后来她们又一次去了这所学校,鹏鹏还是一如既往地坐在那个角落玩。她们一边给别的小朋友发礼物,一边观察他。突然,她们惊奇地发现,鹏鹏一直盯着一本绘本。于是,姐姐们和老师沟通,尝试着通过老师把绘本送给他,可他仿佛看穿了姐姐们的意图,并没有接受。

  回来之后这本绘本便成了姐姐们的心结,当她们第三次来到这所学校时,特意带上了这本绘本。一进门,她们一边小心翼翼地靠近他,一边关注着他的情绪状况。最后,她们蹲在了他的面前,从包里拿出那本绘本,他果然看向了绘本。

  姐姐们不敢说话,心里也没有抱着太大希望,尝试着慢慢地把绘本递给他。事情的发展却超乎她们的意料:他抬眼看了看姐姐们,又看了看绘本,然后拿手去接。“我们当时真的好想跳起来大声告诉我们的小伙伴们,但还是压抑住了。”回忆起那瞬间的心情,成员们异常激动,尽管当时心里翻起了巨大的波浪,她们脸上的表情却没什么变化,只是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拿着绘本,翻看着图画……

  “他没有和我们玩耍、没有和我们说过一句话,可他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刘莹表示,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自闭症孩子也不例外。“守护这群孩子,就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

  保护未成年人的路还很长

  这些年来,“刘莹姐姐工作室”聚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三大中心任务,设立了法治宣教、案件办理、媒体宣传、社会化工作四个团队,通过建立“教职员工入职查询库”、实行“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开发“刘莹姐姐”云平台小程序、制作“刘莹姐姐VR产品”等多种方式,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家长线上观看普法网络直播,收听普法FM;

  除了线上发力,她们还在线下针对低龄儿童编排唱跳结合的“防性侵操”、对中高年级学生开展法治宣讲和法律知识竞赛;设立261名校园联络员,开展心愿收集和心理疏导;依托送戏下乡活动,创编普法小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普法安全教育带进田间地头,在当地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高频率的法治教育氛围,构建了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格局。

  截至目前,“刘莹姐姐工作室”已发展含网格员、妇女主任、关工委主任等在内的3000余名成员,开展了2000余场未成年人法治宣讲,实现全县176个行政村、27社区全覆盖。

  这些工作也让她们收获了不少荣誉。“刘莹姐姐工作室”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集体、第六批江西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目前,工作室的经验做法已在抚州市全面推广。近日,在中宣部命名的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中,就有“刘莹姐姐工作室”。她们在保护未成年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