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春潮 多彩长卷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3年03月06日     |    制作:  严佳成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长江上、中、下游调研,四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深刻阐释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辩证关系和战略考量。

  共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适逢全国两会盛大召开,江南都市报联动长江经济带区域主流都市报,聚合融媒体传播优势,聚焦长江经济带特色亮点,展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成效,呈现近年来各地科学谋划、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喜人成果,传递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潮涌之声、奋进之力。

  长江干流金沙江云南段 旧貌换新颜

  文/图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杨质高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位于长江上游的云南省,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关系着下游省份的生产、生活和用水安全。云南始终把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的位置,主动担起“上游责任”。

  ▲ 云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云南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不仅长江流经此地,还有如璀璨明珠一般镶嵌在云岭大地上的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这些湖泊是中国断裂构造型湖泊的典型代表,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

  2021年,云南省深入实施“湖泊革命”攻坚战,推动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治”的重大转变。

  2022年,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稳定向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旧貌换新颜,一江碧水送下游。

  贵州秀美乌江水 闪着金光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尚宇杰彭妲

  乌江是贵州人民的“母亲河”,自古就是联通外界的航运要道。2003年后,由于多个梯级水电站修建且没有同步建设通航设施,乌江“通江达海”的水路被阻断。

  ▲ 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

  图/李仁军

  2021年11月,乌江黄金水道全线复航,沿岸乡村飞速发展。如今的乌江区域,真正绿了、清了、通了、富了。

  从经济增长到文化增辉,贵州以水蕴涵养水韵,用水韵激扬水蕴,强化水资源管理,发展业态日益丰富。自然风光与文化有机结合,经济活力日益充沛,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更好地融入了长江经济带发展。

  位于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的乌江寨,沿江而建的民居立于两岸,青砖黛瓦,灵秀脱俗。潺潺碧水间升腾起阵阵朦胧的烟雨,令人神往。

  在相关项目打造过程中,乌江寨始终以保护乌江为第一原则,不仅还原、修建了黔北民居群落,更开辟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展馆及传统工艺作坊,对制陶、烤烟、做酱、老鹰茶等传统工艺品与食品生产加以恢复,挖掘染布、扎花灯、做竹器等传统技艺;邀请傩戏、独竹漂、竹竿舞、苗族锦鸡舞等民间艺人展现黔北的多民族文化。

  日月千秋照,江河万古流。乌江、赤水河自南向北奔腾入长江,一处处河汊与沟渠迎来蜕变,一处处城镇和村寨生机勃勃。贵州努力在水清岸绿中乘风破浪,以昂扬的姿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程。

  (160多岁)九江永安堤 焕然一新

  文/图 孙丽君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3月春风拂过,江面泛起阵阵涟漪。在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的永安堤段加固施工现场,5艘施工船舶正在进行赛克格宾抛投作业。

  ▲ 改造后的永安堤护坡

  位于九江的“江西北大门”永安堤于清代同治元年建成,至今已有160余年。目前,永安堤保护着46万人口,保护范围内有九江经开区和赤湖工业园,覆盖艾美特、上港集团等“四上企业”429家,还有京九铁路、昌九公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永安堤以前完全是土堤,容易长草,你割得快,它长得更快。”

  以前,春天是九江市水利局城西分局原局长蔡灿瑞和同事们最怕的季节。“2017年,永安堤被列入九江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试点工程,情况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种的草成本虽然高一点,但物有所值,除了长得漂亮,还能固堤保土。”九江市水利局城西分局副局长周建斌指着堤身护坡和不远处的护堤地笑着说。

  如今,永安堤顶平坦的沥青路面,替代了曾经坑洼逼仄的土路、卵石路等,容纳两车相向而行毫不费力;堤脚,亮红的巡查小道与深绿的草坪也搭配得像公园一样美丽。

  以前,16.6公里长的永安堤段,违建民房、猪圈、茅厕、柴棚等随处可见,对防洪安全造成影响。周建斌说:“想禁,也禁过,但屡禁不止。”

  如今,政府和水利等部门抱定决心,不到两年时间,就拆除了12万多平方米的违章建筑,清除菜地等1.9万余平方米……

  据悉,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也是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于2021年11月开工,计划2023年11月完工。

  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消除江岸坍塌险情,进一步稳定现有岸线保护,对长江干流江西段防洪安全、航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江三省四警”共护长江美

  文/图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2月17日晚11时,九江市城子镇长江水域,“一江三省四警”长江联合执法队民警正驾艇在江面巡逻。在巡逻艇上坐镇指挥的,是九江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叶亮。这次出勤,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一江三省四警”长江联合执法队大队长。

  ▲江面巡逻

  叶亮告诉记者,长江江西段152公里水域全部经过九江,均为交界水域。此前,这片长江水域以长江中央航道为界,分别由南北两岸按属地治理——长江南岸由九江市管理,长江北岸分别由湖北省黄冈市武穴、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管辖,是整个长江流域唯一一段由三省共同管辖的长江段水域。

  2022年6月,根据公安部部署建立的长江中下游区域警务合作机制,九江市公安局主动对接湖北、安徽两省公安机关,深入拓展区域警务协作,与长航九江分局、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安徽省安庆市公安局共同打造“一江三省四警”警务协作,并依托九江市长江联合执法队平台开展联合执勤模式。

  巴渝: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文/图 重报都市传媒记者罗伟 杨新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早在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江心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那时开始,重庆就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打造长江大保护的生态样本,发挥上游责任。

  重庆是座山城,更是一座江城,母亲河长江自江津入,到巫山出,浩浩荡荡691公里。常年露出水面的岛屿就有12个,它们被誉为“十二金钗”。江心岛是巴渝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重庆重要的生态留白,更是重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资源,为大山大水的重庆增添了温婉、唯美和诗意。以“十二金钗”为引,一幅美丽的现代版巴渝“富春山居图”正在长江之滨徐徐展开。

  武汉: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样板段

  文/极目新闻记者王俐燃 陈倩 胡迪凯

  “支持长江国家博物馆落户武汉,全力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徐礼华为今年全国两会准备的建议。

  2021年12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为中央确定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之一,湖北深挖潜力优势、积极谋划推进,按照保护优先、强化传承、文化引领、彰显特色原则,努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样板段、长江文化展示阐释核心区及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武昌区月亮湾城市阳台(资料图)

  对此,徐礼华建议,支持长江国家博物馆落户湖北武汉。“湖北是长江干线径流里程最长省份,所以我希望能将长江博物馆建在武汉。”徐礼华认为,武昌区月亮湾城市阳台区域,涉及长江岸线约1100米,是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重要功能节点,交通便利,建议将月亮湾作为长江国家博物馆选址地予以重点考虑。徐礼华还建议,尽快在国家层面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和实施方案,让各省市在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时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从国家层面建立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协调机制,集成沿江各省市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发掘和提炼丰富多元的长江文化,打造长江流域文化共同体;深入挖掘长江文化基因和精神谱系,实施以长江文化阐释为核心的长江文明探源工程。

  洞庭湖: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

  文/ 潇湘晨报记者黎棠 图/潇湘晨报记者刘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又回到了洞庭湖畔。今年2月,新春刚过,长沙乍暖还寒,天蓝水碧。3只江豚重现湘江,带来了一抹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美丽微笑”。2月28日上午,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数据在会上发布。2022年,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洞庭湖江豚数量约162头。

  ▲洞庭湖候鸟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介绍,2022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二年,长江十年禁渔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禁渔实施以来,各项保护措施协同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趋势。

  自“十年禁渔”实施以来,洞庭湖(含长江湖南段)水域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了近30种。如今,“一江一湖四水”禁捕水域实现“四清四无”(清江、清湖、清船、清网,无渔船、无渔民、无网具、无生产)常态化,呈现“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的和谐美景。

  浔阳江畔“宜居宜业”新城崛起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王平

  悠游浔阳江畔的琵琶亭景区,登高远眺,只见长江岸线绿道纵横,景致怡人,中心城区高楼错落有致……长江之滨,一座“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的现代化生态之城尽收眼底。

  近年来,江西九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盯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定位,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气质,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品质优越、市民向往的幸福之城正加速崛起。

  ▲魅力九江

  “四大工程”引城市蝶变。去年以来,九江市启动城市设计、城市更新、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四大工程,外增“颜值”、内练“气质”,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谋划实施了一大批改善民生需求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项目,推动生活品质、人居环境、街区功能不断“提级”,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产城融合”绘富美画卷。近年来,九江城市框架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由“老两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新时代”,再向“赛城湖时代”迈进。全市建成区面积扩增63平方公里,达到16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扩增42万,达到118万;2021年城镇化率达62.15%……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九江市以高质量规划为引领,工业园区快速增长、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带动城镇规模扩张和人口集聚,为城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美丽举目可见,幸福触手可及。如今的九江,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健全。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脚步加快,一幅美丽的九江画卷正徐徐铺展……

  赣鄱千年黄金水道 重振辉煌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 实习生张驰 高嘉欣

  2月27日,九江城西港区内,一派繁忙景象。九江港地处黄金水道长江与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相交处。2022年,创历史新高的九江港年度货物吞吐量达1.8亿吨,在长江主要港口中排位跃居第七。在九江港的“领跑”下,江西水路运输提速发展——赣江新干枢纽—南昌二级航道建设工程、九江港湖口银砂湾码头等18个项目建设推进……赣鄱千年黄金水道再添活力。

  ▲ 城西港集装箱码头

  3月3日,在九江港湖口港区银砂湾作业区综合码头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码头桩基等项目施工。据该项目办主任郭辉介绍,计划3月份完成6个泊位平台搭设,同时,地梁浇筑计划3月全部完成。记者从省港口集团九江港口项目建设指挥部获悉,九江星子港区沙山作业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九江港城西港区九江市城区饮用水源保护搬迁还建安信物流公用码头工程、九江港庐山港区姑塘作业区九宏综合码头工程等重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2023年,又是一个港口“大干年”。江西黄金水道,未来可期!

  安徽加快构建 综合立体交

  文/新安晚报记者徐琪琪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需要把长江黄金水道作为重要依托,高起点高水平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近年来,依托长江,安徽统筹发展水路、铁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通道建设。

  ▲ 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副汊航道桥

  (储灿林摄)

  江风吹拂,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大桥建成后,将在长江两岸架起一条快速通道,进一步优化长江经济带区域路网布局。

  去年12月30日,经过近70年的酝酿、5年多的建设,2万多名建设者的奋战,承载着千年梦想的“世纪工程”——引江济淮工程一期试通水通航。引江济淮打通淮河水运入江第二通道,形成平行京杭运河的国家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中原经济区的协调发展。

  当下春暖花开,在皖南,池黄高铁棠棣岭隧道里“别有洞天”,铁路建设者们正在争分夺秒、抢抓工期。

  在推进铁路网建设的同时,安徽机场建设步伐也在加快……

  “江西制造”在这里起航

  文/刘颖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温伟程

  2月27日,江西伊启实业有限公司1200多台跑步机从修水运抵九江港,分成3柜装箱上船。“估计明天就能发货,最迟不会超过24小时!现在运输很便利,货物直达上海,优先上船发往海外。”该公司总经理余俐说。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口岸大通道建设和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在全省唯一通江达海的外贸口岸九江港开辟多式联运通道,推进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每天不计其数的“江西制造”在这里起航,向东可直达江海衔接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则乘中欧班列拥抱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则登上连接东盟的陆路跨境通道。

  ▲ 长江九江鳊鱼洲段 (许南平摄)

  2月28日,九江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口岸科科长万纤介绍,2019年起,我省在南昌、九江、赣州、上饶四地开展“三同”(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试点,九江市还出台了《关于以“直航”促“三同”做大外贸总量建设区域航运中心工作方案》。“政策实施以来,九江港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增长,2019年吞吐量为52.12万标箱,2022年就达76.9万标箱,年均增长13.85%。”万纤说,在政策支持下,近年来九江港国际物流通道不断拓宽。

  “水运江苏”港口群通江达海

  文/现代快报记者李娜

  推进“水运江苏”建设,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记者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23年,江苏要完成港口建设投资123亿元,建成沿江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内河千吨级以上泊位30个,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7亿吨,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港口群。

  ▲ 南京港 (江苏省港口集团供图)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各类生产性泊位640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60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215个,综合通过能力达到26.2亿吨,各项指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深水大港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全面建成投用,通州湾新出海口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开港。全省还新辟加密了南京—名古屋等6条国际海运航线,新辟加密了无锡—上海、盐城—武汉等14条内河集装箱航线,直达武汉、重庆等长江中上游港口。

  江苏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明介绍,江苏省港口集团当前正推动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线性发展,拓展成为以“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为架构的网状发展,提升港口枢纽能力、完善江河联动集散网络,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港口篇,力争至2023年末运河全域航线总数达30条,同时逐步完善内河港口—长江中心港口航线网络,形成内河港口集疏运体系。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邹文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