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新添一块金字招牌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11月11日     |    制作:  严佳成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北京时间11月11日凌晨,在日内瓦分会场,《湿地公约》秘书处向包括江西南昌、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山东济宁、辽宁盘锦在内的13个城市颁发了“国际湿地城市”证书。这是城市在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代表着一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南昌将加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弘扬湿地相关文化,发展观鸟经济、湿地旅游,打造都市国际观鸟品牌。

  南昌市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将发展观鸟经济、湿地旅游 打造都市国际观鸟品牌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同步开幕。作为大会焦点之一,北京时间11月11日凌晨,在日内瓦分会场,《湿地公约》秘书处向包括江西南昌、湖北武汉、安徽合肥、山东济宁、辽宁盘锦在内的13个城市颁发了“国际湿地城市”证书,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江新洪代表南昌市领取了证书,这是城市在湿地生态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代表着一座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

  南昌湿地资源丰富,自古就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赣江、抚河、潦河等水系在南昌市汇入鄱阳湖。城内湖泊星罗棋布,城水相依,水城相融,形成“一江十河串百湖”的空间格局,水域面积占比30%,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一。

  湿地对于地球,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湿地,覆盖了8%的地表,却为4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它的生产力,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南昌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南昌已结合特有的湿地候鸟资源,加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弘扬湿地相关文化,发展观鸟经济、湿地旅游,打造都市国际观鸟品牌。

  提升观鸟点等基础服务设施、研发观鸟周边产品

  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价值的有机融合

  南昌获得“国际湿地城市”授牌,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是为南昌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可以为未来的湿地保护管理提供更多的国际经验和机会。挑战是对南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南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要以国际化的标准和水平来要求自己。

  国际湿地城市,既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获得授牌,这是对我们南昌过去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给予的世界级肯定。而这并不是终点,这是一个新起点。如何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的保护,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这张名片对南昌提出的新要求。首先,南昌需要继续提升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对照国际湿地城市的标准,按照南昌市湿地保护规划,将所有任务逐一分解、压实,在保护、修复、管理、科研、监测、宣教、公众参与、合理利用等方面,一项一项抓落实。保护好、治理好、恢复好湿地,是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大做强国际观鸟周活动品牌,做好国际观鸟周活动品牌,提高观鸟服务品质,提升改造增加观鸟点等基础服务设施,做好观鸟周边产品研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南昌提供一个向世界展示的窗口,也为世界提供一个体验南昌湿地资源的机会,更为全球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南昌示范。

  最后,通过有效保护,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际湿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早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价值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使国际湿地城市成为江西省南昌市一张内容丰富、品质优良的“生态名片”。

  值班编辑:严佳成

  值班主任:金路遥

  值班编委: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