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景德镇:景瓷在北宋都城开封深受喜爱

来源:  江南都市报     |    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    制作:  江南小编2     |    新闻热线:  0791-86849110

  2022年9月2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经过近4年持续发掘,“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不同时期遗迹遗存,实证开封“城摞城”奇观,见证中国古代城市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在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考古项目中,大量来自不同时代的景德镇瓷器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这些被考古人员从数以万计的碎瓷片中拼对而成的陶瓷完成件,主要有哪些器型,他们的存在说明了什么,对我们今天的科考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

  带着众多的疑问,本报记者专访了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发掘考古项目中联合考古的陶瓷专家——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青年教师陈天民,了解北宋东京城遗址中关于景德镇陶瓷的那些事。

  为什么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古团队参与?

  师出名门的带队老师+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专业优势

  州桥遗址位于开封市中山路中段,是北宋东京城内御街横跨汴河的重要通道,也是东京城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历代诗词歌赋屡有提及。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州桥是国家文化符号,它不单单属于开封市,也不单单是河南的,它是中国的。

  那么,在这样一个重大的考古项目中,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古团队参与到其中的陶瓷考古中,该团队的带队老师陈天民先生给我们讲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团队是如何参与到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项目陶瓷考古中的来龙去脉。

  陈天民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国内陶瓷考古权威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先生。2020年年底,在秦大树先生的推荐下,陈天民第一次到开封州桥遗址进行考察,并帮助主导发掘的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出土的些瓷器进行窑口和时代的判断。

  “2021年3月,州桥考古的负责人周润山先生邀请我带领学校团队参与他们出土瓷器的整理。同时,我向学院申请以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田野实习课程的名义到开封开展工作,这才有了后面的长期合作。”在陈天民看来,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团队参与到州桥遗址的陶瓷考古项目,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方面,作为带队老师,师从国内权威陶瓷考古专家的陈天民曾经参加了全国各地不同窑口的考古工作;另一方面,对于地处千年瓷都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陶瓷历史研究上成果丰硕,学校考古团队拥有绝对优势参与到大多数窑址或者出土瓷器量较大的城市遗址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中。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师生团队是在6人左右,有的时候也会根据实际工作进行人数的调整。”陈天民告诉记者,团队师生主要参与的是对已经出土瓷器的整理,包括瓷片的拼对、修复、编号等,进而到对瓷器的来源、时代判断,以及相关的数据统计等。不过,为了配合河南考古院的工作,以及锻炼学生的田野能力,他们偶尔也会以学术为目的参与发掘。

  为什么目前出土的陶瓷以景德镇陶瓷居多

  说明了景德镇瓷器在当时深受首都人民的喜爱

  国家文物局在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发布会上披露,该遗址共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0000余件,其中瓷器标本56000多件。

  陈天民老师告诉记者,“官方披露的5万多件指的是典型标本,实际上出土的要远远多于这些,这主要是由于有些碎片还在进行拼对,所以没有计入统计。随着发掘的持续进行,以后公布的数据应该会呈倍数增长。”

  陈天民介绍,从目前来看,州桥遗址上历朝历代出土的瓷器窑口,比例众多,且遗存的瓷器数量也不一样,但景德镇的占比应该是最大的:“宋元时期的景德镇青白瓷,明清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都超过了半数,器型主要以使用的碗盘为主,还有部分陈设器等。”

  “这应该是景德镇作为瓷器生产地之外,发现景德镇瓷器最多的单个遗址,也就是瓷器的消费地。这对于我们认知景德镇瓷器从生产、流通最后到消费有重大的作用。”

  陈天民认为,在北宋都城开封出土这么多景德镇的青白瓷,而且数量远多于当时其他的名窑产品,如定窑、耀州窑等,这一现象就足以说明一个事实——景德镇瓷器深受那个时期的首都人民的喜爱,故而会有这么大的竞争力。

  为什么对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中出土的陶瓷进行研究?

  从研究瓷器这一当时最主要的贸易商品中管窥开封城的城市史

  “第一次在同一个遗址里接触量这么大、品种这么繁多的瓷器,我还是非常激动的。”如果说大量的陶瓷遗存让陈天民和他的团队人员激动不已,那么同样是这些陶瓷遗存的大量出现,增加了他们整理、拼对、研究过程中的难度系数。

  陈天民说,团队发掘的是城市中心,发掘的面积又大,有大量的历史遗物,光瓷器目前就好几万件,要在这么多的陶瓷碎片中去做好整理分类,拼接复原,工作量巨大,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判断这些出土陶瓷标本出自哪个窑口的难度。

  不过,这样的困难没有难倒陈天民等一众考古专业人士。在他们看来,对这些陶瓷遗存的发掘科考意义重大——从目前的出土的大量瓷器,就可以反映出开封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全国各地的瓷器都卖到这里来,说明了在那个时代,开封就是全国商品的集散地。瓷器作为当时最主要的一类贸易商品,我们对它的窑口、年代判断和数量统计,能管窥开封城在历朝历代的经济消费情况,历史上在全国的定位等等。“这对我们进行学术研究及阐释开封城的城市史有很重大的作用。”

  陈天民透露,目前州桥遗址的陶瓷遗存整理工作还不到一半,发掘工作也还在继续,未来应该可以期待会有更重要的发现。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余文斌 图由受访者提供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范俊杰

  值班编委:杨进